赏析 注释 译文

踏歌词四首·其三

唐代刘禹锡

新词宛转递相传,振袖倾鬟风露前。
月落乌啼云雨散,游童陌上拾花钿。
赏析

  记写当时四川民俗,每当春季,民间男女相聚会,联翩起舞,相互对歌的热烈场景。全诗四句,主要在勾勒一种狂欢的场面和气氛。第一句写歌,第二句写舞,第三句写歌停舞散,第四句却从侧面含蓄地补足写出歌舞场面的热烈。

  首句的“新词”,表示当时那些歌男舞女所唱的歌子,都是即兴抒怀、脱口而出的新曲,悠扬宛转,十分悦耳动听,并一递一句接连不歇。这句虽用平述记叙的语气,却寄寓着作者对民间男女的无上智慧和艺术才能的赞赏与称颂。第二句用“振袖倾鬟”来写他们的舞姿情态,活现出当时那些跳舞者热烈的情绪和狂欢的情景。“月落乌啼云雨散”是说他们歌舞竟夜,直至天明。从意思上讲,狂欢之夜的情景已经写完,但作者又用“游童陌上拾花钿”一语,对狂欢之夜做了无声的渲染。次日,游童们沿路去拾取女郎遗落的花钿(女子的首饰),花钿遗落满地而不觉,可知当时歌舞女子是如何沉浸在歌舞狂欢之中。这种从侧面的、启人想象的写法,其含意的丰富和情味的悠长,更胜于正面的描写。这可联想到画家齐白石在艺术构思上的一个故事,一次,齐白石画“蛙声十里出山泉”诗意,但画家在画面上并没有画蛙,而是用一股山泉,几个蝌蚪来表现,从而调动人们的想象,使人联想到“蛙声十里”的喧嚣情景。艺术巨匠们的构思,常常是出人意表的。

刘禹锡

刘禹锡

刘禹锡(772-842),字梦得,汉族,中国唐朝彭城(今徐州)人,祖籍洛阳,唐朝文学家,哲学家,自称是汉中山靖王后裔,曾任监察御史,是王叔文政治改革集团的一员。唐代中晚期著名诗人,有“诗豪”之称。他的家庭是一个世代以儒学相传的书香门第。政治上主张革新,是王叔文派政治革新活动的中心人物之一。后来永贞革新失败被贬为朗州司马(今湖南常德)。据湖南常德历史学家、收藏家周新国先生考证刘禹锡被贬为朗州司马其间写了著名的“汉寿城春望”。 ► 所有诗文

猜您喜欢

蕉雨轩尝水

明代范景文

片片岘山云,朝来看起止。此外一事无,睡足惟品水。

中泠以意寻,想像江心底。慧称第二泉,远汲尘易滓。

何如碧苕溪,潺潺来城里。入目快平远,挹之清且美。

便泼洞山芽,雪花泛冰蕊。泉味与茶香,相和有妙理。

细嚼润枯喉,泉脉湿灵肺。白石点作汤,并以砺吾齿。

从驾观讲

南北朝庾信

校战出长杨,兵栏入斗场。置阵横云起,开营雁翼张。

门嫌磁石碍,马畏铁菱伤。龙渊触牛斗,繁弱骇天狼。

落星奔骥騄,浮云上骕骦。急风吹战鼓,高尘拥贝装。

骇猿时落木,惊鸿屡断行。树寒条更直,山枯菊转芳。

豹略推全胜,龙图揖所长。小臣欣寓目,还知奉会昌。

题黄长孺松江图古笺

宋代陈著

吾行半东南,松江东南奇。
湖铺天上水,山横镜中眉。
清风明月夜,细雨斜风时。
扁舟几来去,长揖三高祠。
泯默一梦昔,欲语将同谁。
忽焉入老眼,百年片纸遗。
□□□□□,人境那可期。
人境那可期,画中时见之。

渔歌子  其四 为赵德怀赋

元代刘基

漠漠风花扑面飞,萋萋烟草送人归。彭泽菊,首阳薇,白酒苍苔独掩扉。

志宏供笋以诗报之

宋代李纲

琅玕为竹铁为鞭,长就新萌本类拳。味旨不须甜说蜜,肤腴更觉软胜绵。

锦绷与脱重重缚,玉版来参的的禅。知子供予端有意,欲教蔬食学神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