赏析 注释 译文

时运·其二

魏晋陶渊明

洋洋平潭,乃漱乃濯。
邈邈遐景,载欣载瞩。
人亦有言,称心易足。
挥兹一觞,陶然自乐。
赞美 写景 抒情
赏析

  写自己在水边的游赏,这情趣和《论语》中说的“浴乎沂,风乎舞雩”相似。“洋洋平泽”,是说水势浩大而湖面平坦,诗人就在这湖边洗濯着(这里“漱”也是洗涤之意);“邈邈远景”,是说远处的景色辽阔而迷濛,它引人瞩目,令人欣喜。这四句中写动作的两句很简单,其实就是四个动词。“乃”和“载”都没有实义,主要起凑足音节、调和声调的作用。写景的两句也很虚,不能使读者切实地把握它。但实际的效果如何呢?那洋洋的水面和邈邈的远景融为一气,展示着大自然浩渺无涯、包容一切的宽广。

  诗人在湖中洗濯,在水边远望,精神随着目光延展、弥漫,他似乎和自然化成了一个整体。这四句原是要传布一种完整而不可言状的感受、气氛,倘若某一处出现鲜明的线条和色块,就把一切都破坏了。后四句是由此而生的感想:凡事只求符合自己的本愿,不为世间的荣利所驱使,人生原是容易满足的。举起酒杯一饮而尽,在朦胧醉意之中,我就自得其乐。

  以上是说暮春之游在自然中得到的欣喜。陶渊明热爱自然,这是人所皆知的。他病重时写给几个儿子的遗书中,还言及自己“见树木交荫,时鸟变声,亦复欢然有喜”。不过,陶渊明之热爱自然,内中还深含着一层人生哲理。在他看来,多数人由于违背了人的自然本性,追逐无止境的欲望,于是虚伪矫饰,倾轧竞争,得则喜,失则忧,人生就在这里产生了缺损和痛苦。

  而大自然却是无意识地循着自身的规律运转变化,没有欲望,没有目的,因而自然是充实自由的,无缺损的。人倘能使自己化同于自然,就能克服痛苦,使人生得到最高的实现。

  至于陶渊明“欣慨交心”,并有一种感伤的缘由是他终究不能完全脱离社会而完全面对着自然生活——即使是做了隐士。当时动荡不宁、恶浊昏暗的社会现实,与陶渊明笔下温和平静的自然,恰成为反面的对照。它不能不在诗人的心中投下浓重的阴影。三四两章伤今怀古的感叹,正是以此为背景的。

陶渊明

陶渊明

陶渊明(约365年—427年),字元亮,(又一说名潜,字渊明)号五柳先生,私谥“靖节”,东晋末期南朝宋初期诗人、文学家、辞赋家、散文家。汉族,东晋浔阳柴桑人(今江西九江)。曾做过几年小官,后辞官回家,从此隐居,田园生活是陶渊明诗的主要题材,相关作品有《饮酒》、《归园田居》、《桃花源记》、《五柳先生传》、《归去来兮辞》等。 ► 所有诗文

猜您喜欢

泊煎湖

明代成鹫

近识舟居乐,波涛渐不惊。临流谙水性,随地问山名。

樵径通牵路,松风杂棹声。兴来履危石,为爱草虫鸣。

寄题明州太守钱君倚众乐亭

宋代郑獬

使君何所乐,乐在南湖滨。
有亭若孤鲸,覆以青玉鳞。
四面拥荷花,花气摇红云。
使君来游携芳樽,两边佳客坐翠裀。
鄞江鲜鱼甲如银,玉盘千里紫丝莼。
金壶行酒双美人,小履轻裙不动尘。
壮年行乐须及辰,高谈大笑留青春。
游人来看使君游,芙蓉为楫木兰舟。
横萧短笛悲晚景,画帘绣幕翻中流。
贪欢寻胜意不尽,相招却渡白苹洲。
日落使君扶醉归,游人散后水烟霏。
紫鳞跳复戏,白鸟落还飞。
岂独乐斯民,鱼鸟亦忘机。
使君今作螭头臣,游人依旧岁时新。

寄水竹

宋代胡仲弓

吴江江上望,平处少波涛。
冬日思鲈鱠,天风落凤毛。
二难并四美,独立仰三高。
秀野曾招隐,清名不可逃。

元日

明代卢龙云

万国趋王会,山中自一家。庭馀经岁草,林起隔年花。

入户风初暖,开帘日始华。流年增感慨,飞思绕天涯。

送李子中

明代薛蕙

洞庭山前水满湖,尔行乘舸向东吴。宦游坚不废丘壑,燕坐真成在画图。

历历村墟悬橘柚,层层洲□散菰蒲。即看秀色增江国,?寄新诗入帝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