赏析 注释 译文

书哀

宋代梅尧臣

天既丧我妻,又复丧我子!
两眼虽未枯,片心将欲死。
雨落入地中,珠沉入海底。
赴海可见珠,掘地可见水。
唯人归泉下,万古知已矣!
拊膺当问谁,憔悴鉴中鬼。
悼念 凄凉 感伤
赏析

  诗一开篇就直书贤妻爱子接连去世这段个人哀史。前两句完全是直白式:“天既丧我妻,又复丧我子。”这里没有“彼苍者天,歼我良人”一样的激楚呼号,却有一种痛定思痛的木然的神情。人在深哀巨痛之中,往往百端交集,什么也说不出。“既丧······又复丧······”,这种复叠递进的语式,传达的正是一种莫可名状的痛苦。诗人同一时期所作《悼子》诗说:“迩来朝哭妻,泪落襟袖湿;又复夜哭子,痛并肝肠入。”正是“两眼虽未枯”的注脚。这与杜甫《新安吏》中“眼枯即见骨,天地终无情”的名句相似,而意味更深。《庄子》中说:“哀莫大于心死。”而诗人这时感到的正是“片心将欲死”。

  说“将欲死”,亦即心尚未死,可见诗人还迷惘着:既美且贤的妻子、活蹦乱跳的儿子就这样一去不返了。他不敢相信,可又不得不信。这里诗人用了两个连贯的比喻:“雨落入地中,珠沉入海底”,雨落难收,珠沉难求,都是比喻人的一去不复返。仅这样写并不足奇,奇在后文推开一步,说“赴海可见珠,掘地可见水”,又用物的可以失而复得,反衬人的不可复生。这一反复,就形象地说明了诗人的悲痛。他的损失,是不可比拟的,也是无法弥补的。同时句下还隐含这样的意味,即诗人非常希望人死后也能重逢。

  然而,事实是不可能的,“他生未卜此生休”。故以下紧接说:“唯人归泉下,万古知已矣!”这并不全然是理智上的判断,其间含有情感上的疑惑。到底是不是这样,无人能够回答他的问题。“附膺当问谁”,诗人只好对镜自问了。“憔悴鉴中鬼”正是他在镜中看到的自己的影子,由于忧伤过度而形容枯槁,有类于“鬼”,连他自己也认不出自己来了。最末两句传神地写出诗人神思恍惚,对镜发楞,而喁喁独语的情态。

  《书哀》一诗主要用赋法,间以独特的比喻。诗人将一己的深哀巨痛,用最朴素凝炼的语句表现出来,颇能传神写照,感人肺腑。

梅尧臣

梅尧臣

梅尧臣(1002~1060)字圣俞,世称宛陵先生,北宋著名现实主义诗人。汉族,宣州宣城(今属安徽)人。宣城古称宛陵,世称宛陵先生。初试不第,以荫补河南主簿。50岁后,于皇祐三年(1051)始得宋仁宗召试,赐同进士出身,为太常博士。以欧阳修荐,为国子监直讲,累迁尚书都官员外郎,故世称“梅直讲”、“梅都官”。曾参与编撰《新唐书》,并为《孙子兵法》作注,所注为孙子十家著(或十一家著)之一。有《宛陵先生集》60卷,有《四部丛刊》影明刊本等。词存二首。 ► 所有诗文

猜您喜欢

雪中怀故人

明代王淮

丘壑谁为伴,相携独有君。出门深雨雪,极目限江云。

白发空年迈,青灯坐夜分。岁阑相忆梦,只在剡溪滨。

春晴野步

宋代释重顯

乘兴携多士,迟迟傍水濆。
春山不在目,啼鸟共谁闻。
片石寒笼藓,残花冷衬云。
只应融老辈,庵际境犹分。

答陈澄江佥事村居韵八首 其八

明代唐顺之

葺屋才支漏,新茅不用添。风清田叟鼓,雨应社神签。

野荫炎还冷,村醪酸亦甜。高人方对卷,晒麦也能兼。

立春日和王翰林

元代范梈

北斗红云上,西城皓雪边。岁华今若此,宦味故依然。

节轥荒冬后,寒驱夹日先。楼台通帝极,井落散人烟。

登眺临无际,欢娱信有年。客情关外地,农事庾阴田。

只有伤弦促,那能效屐穿。几时归栎社,尽日接芳筵。

宝鼎升平瑞,金幡淡荡妍。逶迤朱凤集,潇洒白鸥眠。

远业嗟何就,高明赖必传。道虽沾世用,意漫逐时迁。

顾遇烦频数,欣荣颇倍千。江湖万里兴,烂熳百花前。

卓望山

宋代黄漳

簿领纷迷日不间,偶因佳节一登山。
风飘木叶雁初到,霜度岩篱菊渐班。
与客不妨长送酒,对时聊尔暂开颜。
凭栏万顷黄云熟,犹恐民生尚苦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