赏析 注释 译文

如梦令·池上春归何处

宋代秦观

池上春归何处?满目落花飞絮。孤馆悄无人,梦断月堤归路。无绪,无绪。帘外五更风雨。
写景 伤春 抒情 孤寂
赏析

  词的开篇两句是作者对春去的叹息。“池上”一问横空而来,充满了惋惜、无奈和迷惘。接着作者描写漫天的“落花飞絮”,背景也正是在“池上”。这些漫天的落花飞絮,飘洒下来,纷纷扬扬,坠落往池面上,随水流逝。而对这样一幕场景,滴居、漂泊多年的秦观,内心自然会涌起无限的春愁。这种“春愁”,不再是某些婉约词人所抒写的闲愁,此时在他心中的”春愁”,不仅有对岁月流逝的哀叹,更有对功业无成而生命渐渐走到尽又的无限悲凉。“孤馆”“梦断”二句,正是表现这种悲凉。“梦断”二字点明开篇两句描写的景象是作者从梦中醒来时一瞬间的所见。从下文还可以知道,作者醒来时才刚刚“五更”,天方微亮,“悄无人”正符合此时的场景。词人从“月堤归路”这一重回故乡的美梦中醒来,发现自己仍旧是在“孤馆”之中,身边没有亲人也没有朋友。放眼望去,屋外一派春去的落莫,此情此景,引发作者无穷的哀伤。

  于是词人孤寂地坐着,静静地感受着哀伤,”无绪,无绪”四个字,把这种哀伤如吟唱一般地表达出来。“无绪”是“无奈”,是“无计”,是“无情”,是“无聊”,种种复杂的感情都包容在这两句简单叹息之中。宋代胡仔《苕溪渔隐丛话》后集卷三九:“东坡言《如梦令》曲名,本唐庄宗制。一名《忆仙姿》。嫌其不雅。改名《如梦令》。庄宗作此词.卒章云‘如梦,如梦,和泪出门相送。’取以为之名。”《如梦令》这一词调的命名,正是因为下阕这两句,因此词家用这一词调时,往往在这两句上费尽心机,比如李清照《如梦令·昨夜雨疏风骤》用“知否,知否”,形象地写出疑问与感伤的语气,为人所激赏。秦观的《如梦令·遥夜沉沉如水》作“无寐,无寐”,非常警醒、精练。而此词中,“无绪,无绪”同样极为含蓄深沉,丝毫不逊于前人后人。

  “帘外五更风雨”具有象征意义。作者在美梦破碎之后心绪不宁,听着帘外的风雨,预感到更坏的厄运将要到来。全同以此作结,显得极为绝望,可见这一时期秦观的思想。这一句同时也交代了整首词发生的时间、背景,读者因此可以知道,上文所描写的“落花飞絮”等场景,都是在五更时候,都是在风雨之中,更添一份落寞悲凉。

秦观

秦观

秦观(1049-1100)字太虚,又字少游,别号邗沟居士,世称淮海先生。汉族,北宋高邮(今江苏)人,官至太学博士,国史馆编修。秦观一 生坎坷,所写诗词,高古沉重,寄托身世,感人至深。秦观生前行踪所至之处,多有遗迹。如浙江杭州的秦少游祠,丽水的秦少游塑像、淮海先生祠、莺花亭;青田的秦学士祠;湖南郴州三绝碑;广西横县的海棠亭、醉乡亭、淮海堂、淮海书院等。秦观墓在无锡惠山之北粲山上,墓碑上书“秦龙图墓”几个大字。有秦家村、秦家大院以及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古文游台。 ► 所有诗文

猜您喜欢

劝蚕

清代孔毓玑

同为浙中人,应识浙中事。嘉湖有布更缫丝,桑叶油油遍墟里。

五月新丝蚕事成,办公先自官租始。更有余赀日用饶,女嫁男婚取诸此。

桐江西来习俗移,土瘠民贫人懈驰。我是父母斯民责,循行敢惮临郊鄙。

既怪耕氓只待天,还嗟女手忘生理。夏挥团扇冬携炉,辜负天公付十指。

东隅旧有桑园名,微行芜没空山里。我遣平头赴彼都,购得桑秧五千纪。

分播民间着意栽,森森弱植倾桃李。利赖犹需三五年,经营成局今朝起。

预求并剪萝繁枝,下饼担泥勤省视。籧筐曲薄制坚完,早请蚕师蓄蚕子。

何须作过觅蝇头,急切归家谋娣姒。细检当年旧志书,纺绩生涯似祖妣。

轧轧机声浃比闾,衣丰食足兴百礼。我虽旦晚赋归田,神游叹羡常风美。

碧虚洞

宋代佚名

灌溉工兴古洞荒,洞门□蔽碧池傍。
□□□□□□□,□□波□□□霜。
□□□□□□□,□窗□月□寒光。
□□□□□□□,□□□□代是□。

黄州晚泊

清代李调元

赤壁烟初合,乌林月欲升。鸟投遥岸树,人语隔江镫。

梦去家疑近,愁来枕自凭。天涯游子意,寒夜总难胜。

寄酬胡东氏监务

明代梁兰

何年捧檄向丛台,共拟弘羊善治财。官舍已无民事扰,乡书还有故人来。

春涛拍岸樯乌集,暮雨连城旅雁回。此地古称才杰会,知君临眺不胜哀。

送王参知赴阙

明代郑善夫

大参行赴阙,兴落富春前。六月楼船雨,千山传马烟。

白云留故国,綵服媚南天。知尔宁亲后,屏营金鉴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