赏析 注释 译文

小雅·鹤鸣

先秦佚名

鹤鸣于九皋,声闻于野。鱼潜在渊,或在于渚。乐彼之园,爰有树檀,其下维萚。它山之石,可以为错。
鹤鸣于九皋,声闻于天。鱼在于渚,或潜在渊。乐彼之园,爰有树檀,其下维榖。它山之石,可以攻玉。

诗经 写鸟 抒情
赏析

  此诗共二章,每章九句。前后两章共用了四个比喻,语言也相似,只是押韵不同。关于诗的主题,有几种不同的说法。《毛诗序》认为是“诲(周)宣王也”,郑笺补充说:“诲,教也,教宣王求贤人之未仕者。”王先谦《诗三家义集疏》举例证明鲁诗、齐诗、韩诗都与毛诗观点一致。到了宋代朱熹《诗集传》则说:“此诗之作,不可知其所由,然必陈善纳诲之辞也。”认为这是一篇意在劝人为善的作品。今人程俊英在《诗经译注》祖毛、郑旧说而加以发展,说:“这是一首通篇用借喻的手法,抒发招致人才为国所用的主张的诗,亦可称为‘招隐诗’。”这种说法较易为今人所理解。

  先谈朱熹的说法。他分析第一章说:“盖鹤鸣于九皋,而声闻于野,言诚之不可揜(掩)也;鱼潜在渊,而或在于渚,言理之无定在也;园有树檀,而其下维萚,言爱当知其恶也;他山之石,而可以为错,言憎当知其善也。由是四者引而伸之,触类而长之,天下之理,其庶几乎?”他将诗中四个比喻,概括为四种思想:即诚、理、爱、憎。并认为从这四者引申出去,可以作为“天下之理”——即普遍真理。他的说法看起来很辩证,都是用发展的变化的观点分析问题,而且兼顾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然而他却是用程朱理学来说诗,这一点从他对第二章的解释中看得更加清楚。

  《诗集传》释第二章结句引程子曰:“玉之温润,天下之至美也。石之粗厉,天下之至恶也。然两玉相磨,不可以成器,以石磨之,然后玉之为器,得以成焉。犹君子之与小人处也,横逆侵加,然后修省畏避,动心忍性,增益预防,而义理生焉,道理成焉。”程子说诗与朱子说诗,如出一辙,皆为引申之词。“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就字面而言,就是另一座山上的石头,可以用来磨制玉器,今人也常常引以为喻。然而是否为诗的本义呢,似乎很难说。

  再谈今人程俊英关于此诗的解释。程先生在《诗经译注》中说:“诗中以鹤比隐居的贤人。”“诗人以鱼在渊在渚,比贤人隐居或出仕。”“园,花园。隐喻国家。”“树檀,檀树,比贤人。”“萚,枯落的枝叶,比小人。”“它山之石,指别国的贤人。”“毛传:‘榖,恶木也。’喻小人。”她从“招隐诗”这一主题出发,将诗中所有比喻都一一与人事挂钩,虽不无牵强附会,倒也自成一说。

  其实,就诗论诗,不妨认为这是一首即景抒情小诗。在广袤的荒野里,诗人听到鹤鸣之声,震动四野,高入云霄;然后看到游鱼一会儿潜入深渊,一会儿又跃上滩头。再向前看,只见一座园林,长着高大的檀树,檀树之下,堆着一层枯枝败叶。园林近旁,又有一座怪石嶙峋的山峰,诗人因而想到这山上的石头,可以取作磨砺玉器的工具。诗中从听觉写到视觉,写到心中所感所思,一条意脉贯串全篇,结构十分完整,从而形成一幅远古诗人漫游荒野的图画。这幅图画中有色有声,有情有景,因而也充满了诗意,读之不免令人产生思古之幽情。如此读诗,读者便会受到诗的艺术感染,产生无穷兴趣。若刻意求深,强作解人,未免有高深莫测之感。

猜您喜欢

狂醉

唐代元稹

一自柏台为御史,二年辜负两京春。
岘亭今日颠狂醉,舞引红娘乱打人。

白云先生

宋代徐积

白云先生面如铁,一片良心似明月。腹中和气如春阳,齿下清风欲为雪。

群儿走马正欢欢,先生高躅方寻山。嵩山泰山俱有约,先访王乔后陈抟。

浮丘严驾欲迎子,玉女整衣开瑶关。山中自是逍遥家,手磨红蕊生龙霞。

鼎中气焰成何物,不炼黄金炼丹砂。明月一声何处啸,但觉半夜鸾凤叫。

猿不敢号虎不鸣,一夜清风生万窍。此路高深易迷错,只见先生一双脚。

山中不似俗人家,有客但寻猿与鹤。西峰犹有秦宫女,身上乱毛如鸟羽。

秦时人事不忍闻,若见斯人莫与语。先生何以遗时人,先生有语醇乎醇。

莫分巧拙与强弱,莫将外物成天真。岂不见北邙山下狐狸窟,掘出枯骸与陈骨。

其閒岂无乡原人,其閒岂无强梁物。强梁物,乡原人,当时尔等空纷纷。

后来之事竟何如,不及痴儿醉梦之浮云。

次答程荆山

明代陈恭尹

瓠子歌成叹有馀,六龙沉玉礼河渠。乾封汉帝犹传诏,谏猎相如未上书。

空谷有人还饮犊,沧江无浪欲枯鱼。劳君诗句遥相问,只尺三城亦索居。

海珠登眺 其三

明代许炯

未羡山阴雪夜舟,越王城外有瀛洲。千寻浪捲四时雨,八面风生六月秋。

荡桨客来先起鹤,渡杯僧过不惊鸥。凭虚纵目云霄近,北望长安天际头。

哀清翰林侍读王壬父诗 其二

近代吴虞

少年抗志动湘淮,劝进文传素愿乖。白首就官非得已,剧秦当日亦诙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