赏析 注释 译文

淮中晚泊犊头

宋代苏舜钦

春阴垂野草青青,时有幽花一树明。
晚泊孤舟古祠下,满川风雨看潮生。
春天 写景 闲适
赏析

  这首小诗题为“晚泊犊头”,内容却从日间行船写起,后两句才是停滞不前船过夜的情景。

  诗人叙述中所见的景象说:春云布满天空,灰蒙蒙地笼罩着淮河两岸的原野,原野上草色青青,与空中阴云上下相映。这样阴暗的天气、单调的景色,是会叫远行的旅人感到乏味。幸而,岸边不时有一树野花闪现出来,红的,黄的,白的,在眼前豁然一亮,那鲜明的影像便印在你的心田。

  阴云,青草,照眼的野花,自然都是白天的景色,但说是船行所见,何以见得呢?这就是“时有幽花一树明”那个“时”字的作用了。时有,就是时时有,不时地有。野花不是飞鸟,不是走兽,怎么能够一会儿一树,一会儿又一树,不时地来到眼前供人欣赏呢?这不就是所谓“移步换形”的现象,表明诗人在乘船看花吗?

  天阴得沉,黑得快,又起了风,眼看就会下雨,要赶到前方的码头是不可能的了,诗人决定将船靠岸,在一座古庙下抛锚过夜。果然不出所料,这一夜风大雨也大,呼呼的风挟着潇潇的雨,飘洒在河面上,有声有势;河里的水眼见在船底迅猛上上涨,上游的春潮正龙吟虎啸,奔涌而来。诗人呢?诗人早已系舟登岸,稳坐在古庙之中了。这样安安闲闲,静观外面风雨春潮的水上夜景,岂不是很快意的吗?

  欣赏这首绝句,需要注意抒情主人公和景物之间动静关系的变化。日间船行水上,人在动态之中,岸边的野草幽花是静止的;夜里船泊牧犊头,人是静止的了,风雨潮水却是动荡不息的。这种动中观静,静中观动的艺术构思,使诗人与外界景物始终保持相当的距离,从而显示了一种悠闲、从容、超然物外的心境和风度。

苏舜钦

苏舜钦

苏舜钦(1008—1048)北宋诗人,字子美,开封(今属河南)人,曾祖父由梓州铜山(今四川中江)迁至开封(今属河南)。曾任县令、大理评事、集贤殿校理,监进奏院等职。因支持范仲淹的庆历革新,为守旧派所恨,御史中丞王拱辰让其属官劾奏苏舜钦,劾其在进奏院祭神时,用卖废纸之钱宴请宾客。罢职闲居苏州。后来复起为湖州长史,但不久就病故了。他与梅尧臣齐名,人称“梅苏”。有《苏学士文集》诗文集有《苏舜钦集》16卷,《四部丛刊》影清康熙刊本。1981年上海古籍出版社出版《苏舜钦集》。 ► 所有诗文

猜您喜欢

长城草

清代弘历

离离长城草,晞露霏秋烟。其下咽语虫,云中奏管弦。

埤堄久圮毁,蔓叶相牵连。白骨缠荒根,举昔死守边。

可知牢守日,应是已失年。

晚晴

清代李天任

骤雨浩然去,空山晚作晴。斜光平野湿,返照半溪明。

鹭度无云岭,烟生欲暮城。此中饶究竟,天意岂逢迎。

塔山观牡丹 其一

清代林麟焻

催放鼠姑花信风,锦茵银烛照鞓红。何当澹月慈恩寺,传遍新词到六宫。

三月五日会浮醴亭

宋代韩琦

曲水春闲遂宴嬉,何须元巳始为宜。且看真洞杯盘出,岂顾尘寰节序移。

曳尾灵龟来可羡,乘槎仙客去难追。一觞一咏无弦管,恰似兰亭列坐时。

高阳台

清代龚自珍

南国伤谗,西洲怨别,泪痕淹透重衾。一笛飞来,关山何处秋声。

秋花绕帐瞢腾卧,醒来时、芳讯微闻。费猜寻,乍道向兰奴,气息氛氲。

多愁公子新来瘦,也何曾狂醉,绝不闲吟。璧月三圆,江南消息沈沈。

魂消心死都无法,有何人、来慰登临。劝西风,将就些些,莫便秋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