赏析 注释 译文

隋宫燕

唐代李益

燕语如伤旧国春,宫花一落已成尘。
自从一闭风光后,几度飞来不见人。
赏析

  隋炀帝杨广在位十三年,三下江都(今江苏扬州)游玩,耗费大量民力、财力,最后亡国丧身。因此“隋宫”(隋炀帝在江都的行宫)就成了隋炀帝专制腐败、迷于声色的象征。李益对隋宫前的春燕呢喃,颇有感触,便以代燕说话的巧妙构思,抒发吊古伤今之情。

  “燕语如伤旧国春”,目睹过隋宫盛事的燕子正在双双低语,像是为逝去的“旧国”之“春”而感伤。这感伤是由眼前的情景所引起的。君不见“宫花旋落已成尘”,此时春来隋宫只有那不解事的宫花依旧盛开,然而也转眼就凋谢了,化为泥土,真是花开花落无人问。况且此等景象已不是一年两年,而是“自从一闭风光后,几度飞来不见人”。燕子尚且感伤至此,而何况是人。笔致含蓄空灵,是深一层的写法。

  天下当然没有如此多情善感、能“伤旧国”之“春”的燕子。然而“诗有别趣,非关理也”(严羽《沧浪诗话》)。读者并不觉得它荒诞,反而认真地去欣赏它、体味它。因为它虚中有实,幻中见真。隋宫确曾有过热闹繁华的春天;而后“一闭风光”,蔓草萋萋;春到南国,燕子归来,相对呢喃如语;这些都是“实”。尽管隋宫已经荒凉破败,隋宫燕却依然年年如期而至。燕子衔泥筑巢,所以那宫花凋落,旋成泥土,也很能反映燕子的眼中所见,心中所感。燕子要巢居在屋内,自然会留意巢居的屋子有没有人。这些都是“真”。诗人就是这样通过如此细致的观察和丰富的想象,将隋宫的衰飒和春燕归巢联系起来,把燕子的特征和活动化为具有思想内容的艺术形象,这种“虚实相成,有无互立”(叶燮《原诗》)的境界,增强了诗的表现力,给人以更美、更新鲜、更富情韵的艺术享受。

李益

李益

李益(约750—约830), 唐代诗人,字君虞,祖籍凉州姑臧(今甘肃武威市凉州区),后迁河南郑州。大历四年(769)进士,初任郑县尉,久不得升迁,建中四年(783)登书判拔萃科。因仕途失意,后弃官在燕赵一带漫游。以边塞诗作名世,擅长绝句,尤其工于七绝。 ► 所有诗文

猜您喜欢

题代祠部书院

宋代张方平

上第西归即弃官,此人趣味亦堪怜。风波常自庙堂起,云壑不随朝市迁。

野叟馈浆羞客气,山僧投拂悟尘缘。青城山下空堂在,留入华阳续旧编。

枫亭

明代曹学佺

长亭山势倚岧峣,半壁斜阳散采樵。
野烧轻阴遥度水,海门喧市乍归潮。
芦花古戍生残角,木叶西风过断桥。
回首不堪仙路远,马头尘梦又今宵。

失意

元代舒頔

失意深潜懒入城,坐愁怀恨老时情。征鸿叫月带秋色,落木随风送雨声。

忧国赤心惭未报,思亲白首叹无成。伤心莫问人间事,泪洒空城烟雾横。

采芹亭

宋代方蒙仲

百年亭子一朝新,三舍先生遇拂尘。
城里看花多处所,此中只待采芹人。

夜泊庐陵

清代魏之琇

岸险沙痕折,江空露气澄。荒鸡迎戍鼓,宿雁避渔镫。

客梦随枫落,乡思对月凝。秋声殊可赋,此夜泊庐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