赏析 注释 译文

读韩杜集

唐代杜牧

杜诗韩笔愁来读,似倩麻姑痒处搔。
天外凤凰谁得髓?无人解合续弦胶。
赏析

  第一句中的杜诗韩笔,指杜甫的诗歌和韩愈的古文。“愁来”,点明诗人研读杜诗韩笔时的心绪。安史乱后数十年来,藩镇割据,内战频仍,致使边防空虚,民生凋敝;而吐蕃统治者又占据河西、陇右,威胁京都,河陇人民长期受吐蕃奴隶主奴役之苦。这内忧边患,时刻萦绕在诗人心头,他不可能不愁从中来。这“愁”,是诗人抱负的流露、识见的外溢和正义感的迸泻。“愁来”读杜、韩,说明诗人与杜、韩灵犀相通。

  第二句中他从杜的沉郁顿挫和韩的精深博大中汲收了睿智、胆识和力量。理性的享受,心灵的快感,使他忽发奇想,恍若请古代神话中的麻姑仙女用那纤长的指甲搔着自己的痒处一样。此典原意是蔡经悬想麻姑爪爬背上痒处,舒适、愉快;诗人移作搔心头痒处,酣畅、痛快。这匪夷所思的妙喻,是诗人兴到之笔,妙在信手拈来,兴味盎然。

  第三句中诗人把杜、韩比作天外飞来的百鸟之王凤凰,赞叹、倾慕之情赫然可见。

  第四句中日趋没落的晚唐社会犹如断弦的弓弩,其颓势已定。谁也不能用凤髓制得续弦胶,把断了的弓弦续上的。不明言“愁”,而其“愁”自见。

  这首七绝宣示了诗人钻研杜、韩的心得,表达其倾慕、推重之情。诗中描叙愁中读杜、韩诗文的极度快感,而后喟叹杜、韩的杰作无人嗣响。以愁起,以愁结,一前一尾,一显一隐,错落有致。诗中旧典活用,有言外之意,弦外之音,又使人回味不已。诗后两句,上句设问,下句作答,一问一答,自成呼应,饶有韵味。

杜牧

杜牧

杜牧(公元803-约852年),字牧之,号樊川居士,汉族,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唐代诗人。杜牧人称“小杜”,以别于杜甫。与李商隐并称“小李杜”。因晚年居长安南樊川别墅,故后世称“杜樊川”,著有《樊川文集》。 ► 所有诗文

猜您喜欢

病后柬陈季迪

明代佘翔

白发长为客,孤灯暗抱疴。据床亲药裹,伏枕想渔蓑。

生计浮云薄,乡心积雨多。明朝逢竞渡,无奈独醒何。

法曲献仙音 虎丘怀古和韵

清代吴绮

海涌峰头,舞残歌散,犹认旧家南国。金虎苍茫,玉鱼零落,短簿何堪收拾。

只留取、荒台下,点剩生公石。今何日。叹时时、醉红低翠,尽意把、剑铁花磨蚀。

搔首我重游,问何处、水犀遗迹。霸业销沉,又宁论、楼台金碧。

但画船归后,凄然雨钟烟笛。

题沈竹斋太守夫人慈晖馆诗草

清代宗粲

文字流真性,难忘白发亲。年华花信短,才调玉台新。

珠佩杳如梦,锦囊空自春。仙郎腰已瘦,披读更伤神。

题桥南书院图卷

宋代韩淲

几年来往柯山下,合到桥南书院中。邂逅立谈知地胜,从容抵掌见诗穷。

心情信自一廛足,眼力从他万马空。煮茗烧香了吾事,试听滩濑落秋鸿。

登恒岳五首 其二

明代杨巍

南去临全晋,北来控朔方。千年形胜在,万壑松云凉。

上界金银阙,悬崖薜荔房。乾坤回首处,冀野路苍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