赏析 注释 译文

酒泉太守席上醉后作

唐代岑参

酒泉太守能剑舞,高堂置酒夜击鼓。
胡笳一曲断人肠,座上相看泪如雨。

琵琶长笛曲相和,羌儿胡雏齐唱歌。
浑炙犁牛烹野驼,交河美酒归叵罗。
三更醉后军中寝,无奈秦山归梦何。

赏析

  这两篇作品记叙的是宴会的场面和醉后的归思。

  这是一个富有边地特色的军中酒会。第一首诗开头两句在点出酒会及其时间地点的同时,便以“剑舞”、“击鼓”写出戎旅之间的酒会特色,点染着边地酒会的气氛,为“醉”字伏笔。紧接着两句写席间胡筋声起,催人泪下。何以“泪如雨”,这里没有交代,但隐含的情调却是慷慨悲壮的,这种气氛也为“醉”准备了条件。《全唐诗》将以上四句列作一首七言绝句是有原因的,因为它们可以勾划出一幅完整的、情景交融的意境。这在这组诗中也起到笼罩的作用。

  第二首诗的前四句写宴席间情景。上两句从所闻方面写歌曲,下两句从所见方面写酒肴。乐器是“琵琶长笛”,歌者为“羌儿胡雏”,菜是“犁牛”“野驼”,酒为“交河美洒”,这一切可以看出主人的热情,宴席的高贵;而它们所点染的边塞情调又使归途中的诗人感触良多。这也为“醉”准备了条件,遂引出诗的最后两句。醉后吐真言,梦中见真情,诗的最后两句写醉后梦中归家,描写十分真切。用“无奈”写出归思之难以摆脱,也许这正是“座上相看泪如雨”的重要原因。

  这两首诗写宴席场面,罗列边地物产以渲染边地情调;同时,把酒席场景的描绘与座上客人的感情交织起来,使诗歌情景交融。第二首诗最后两句直写乡思,显得十分深沉。这两首诗格调慷慨悲凉,从中可以看到戍边将士日常生活的一个侧面。

岑参

岑参

岑参(约715-770年),唐代边塞诗人,南阳人,太宗时功臣岑文本重孙,后徙居江陵。[1-2] 岑参早岁孤贫,从兄就读,遍览史籍。唐玄宗天宝三载(744年)进士,初为率府兵曹参军。后两次从军边塞,先在安西节度使高仙芝幕府掌书记;天宝末年,封常清为安西北庭节度使时,为其幕府判官。代宗时,曾官嘉州刺史(今四川乐山),世称“岑嘉州”。大历五年(770年)卒于成都。 ► 所有诗文

猜您喜欢

四时绝句寄题皆山轩 其三

明代王绂

屋外青山画不如,屋头高树影扶疏。晚来宾退轩窗静,一榻秋声夜读书。

言怀寄三兄

宋代赵抃

沿牒非吾土,逢春忆故园。于今佐犀帐,经岁别鸰原。

讼简仍开卷,时平且属鞬。江乡去千里,凝睇一销魂。

酬孙子贻古镜歌

明代皇甫汸

美人贻我古明镜,月可拟形冰拟莹。拜受何如怀璧归,相盼岂异投珠赠。

面拭银华若发型,背错雕文恍难认。虫蟠蚓结秀色斑,博物云自开元间。

绳穷缄启四座朗,整冠省带愁人颜。少年被服多冶艳,盛饰入朝观者羡。

蛾眉讵知众女嫉,纤腰翻承后宫谴。世途黮黯不堪陈,魑魅纵横昼向人。

却诋林宗虚秉鉴,争言柱下只同尘。从此年华憔悴尽,经月忘沐耻荣进。

映玉都非裴楷容,素毛渐改潘仁鬓。君不见徐卿持节迈湘浔,李生一镜价千金。

嘉惠慷慨情犹古,短歌流传称至今。愧我微才响谁嗣,荷君末光良自钦。

世交纷纷总如面,何以报之惟此心。

赠黄得之二首 其二

明代孙一元

我爱黄江夏,云山夙有期。风流怀上世,潇洒有清诗。

笑拾沧江月,行歌青桂枝。嵇康得石髓,王烈许从师。

寄颜元卿院判二首 其一

元代郑元祐

户外梅花落峭寒,窗前银烛剪更阑。贾生只为忧明主,华发萧萧镜里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