赏析 注释 译文

子夜四时歌·秋风入窗里

南北朝佚名

秋风入窗里,罗帐起飘扬。
仰头看明月,寄情千里光。
秋天 抒情 相思
赏析

  诗的第一句“秋风入窗里”,以朴素本色的口语,写出日常生活极为平常的景象。“秋风”这一意象所特具的萧瑟感和时序易迁,给思妇带来的感触是不难想见的。尤其是“入窗里”三个字,仿佛将秋风那股萧瑟寒凉之气也带入了室内,弥漫于整个闺房。虽未明写思妇的感触,但由此引起的凄寂感固可意合。紧接着第二句,仿佛又只是写极平常的风起帐飘的景象。但罗帐的意象本与夫妻爱情生活密切相关,罗帐飘扬的动象,往往更具有这方面的暗示。可是,如今当秋风入窗、罗帐飘扬之时,这个室内却显得分外空寂,往日双方深情蜜意、鱼水谐和的象征物——罗帐,由于人在千里之外,此刻竟成为触景生悲的媒介物了。这就自然引出了三、四二句。

  “仰头看明月,寄情千里光。”有瞥见风飘罗帐到仰头看月,视线由室内移至室外。这本是思妇不假思索而不自觉的目光转换,但在“看月”的过程中,却不由自主地产生连翩浮想。明月光照千里,分隔两地的离人皆可看到它,而且把它看作传递相思的凭籍,在“仰头看明月”的过程之间,思妇已然思扬千里、心飞向远方的亲人;但“隔千里兮共明月”,双方空间的遥隔又使相思之情更为强烈。因此,又进一步产生“寄情千里光”的愿望:既然彼此同在一轮明月的光照之下,想必也能托此“千里光”将自己的相思之情寄给千里之外的远人吧!这个想象极为新奇,也极自然而优美。引起思绪的外物(明月),在女主人公感情的酿化之下,此刻竟成了寄情的载体。由于明月的光波柔和清亮似水,在形态、质感上,与女子相思怀远的柔情有着相似之处,因而把它化为“寄情”的载体,实在是再自然不过的了。

  全篇只写了秋风、罗帐和明月这三种物象,但是由于它们作为诗歌意象,各自具有丰富的内涵和特点的色彩,都与思妇怀远之情有着关联,因此就共同组成了一个情调幽美、意境悠远的艺术境界。它有一般民歌的清新明朗、朴素自然,却跟它们在表情上勾画了一幅悲凉的画面,渲染了一种哀婉的气氛,很好地体现了古乐府民歌那种清新浅近风格,也表现出了强烈的艺术感染力。可谓是情景交融的佳作。

猜您喜欢

游九华山

明代翟溥福

峰头名胜郁岧峣,一上南岑四望遥。山拥九华森地轴,塔衔双照插天标。

朝看岚翠和烟重,晓过溪声带雨骄。我欲皈依清静里,可能长此避尘嚣。

戏赠埽雪童子

明代成鹫

主人运笔如运帚,纵横阖辟应心手。痴奴运帚如运斤,旋风落地飏轻尘。

人生贵贱各有务,莫笑痴奴无用处。昨夜三更风打门,雪花欺我衣裳单。

袖中两手冻欲裂,朝来作字成丑拙。抛书拥彗下阶除,十步一跌中踟蹰。

痴奴知我主人老,相劝雪深休草草。先生有事当服劳,长者抓枝须我曹。

受我手中敝苕帚,两脚未行先学走。一埽再埽大地平,三番四覆天宇清。

自誇我亦有能事,何必主人擅文字。毫端珠玉不禁寒,纸上风云冻欲乾。

小人苕帚有机用,左之右之随定动。不似管城老秃翁,花发梦中还说梦。

送胡豫生之山西赵城将访乃翁旧知

清代姚鼐

?朝雨歇石城水,一挂江帆几千里。邀君小立白门前,往事回头四十年。

章江寒渚丹枫落,乃翁共坐滕王阁。诗情酒态天下豪,旅舍生儿始绷缚。

汤饼众客閧登筵,硕果惟余迟入椁。渥洼种卒成权奇,见尔文章继翁作。

贫交令我惭叔孙,骏足怜君无伯乐。承家弹铗向风尘,有母尸饔尚藜藿。

小仓亭户拓玻瓈,败荷落桂沈秋泥。主人昨日会宾饮,绿尊满捧青蛾低。

美人北士各有思,随众欢笑中含悽。况到霜风河北岸,襆被只馀僮仆伴。

太行地脊天下雄,汾水秋风古来叹。晋中小邑犹万家,往往车马能豪华。

贤令声名有遗思,郎君憔悴宜矜嗟。我悲乃翁今不见,衰盛人情孰无变。

男儿精金须百鍊,勉走尘埃莫辞倦。岂有美若陈平乃贫贱。

张舸斋邀饮江上之临东亭醉中赋赠

清代钱林

酒怀枯死渴不开,江口怒卷涛声来。临东亭前日滟滟,将水添入黄金杯。

江亭主人旧张绪,岸柳留人不能去。离情摇动十年前,寒绿须眉冷相聚。

飞云履舄我倦游,君尚逸兴凌沧洲。楼图卷出武夷色,呼吸石髓穷冥搜。

君诗曲折写清快,纵笔还愁海门隘。鹤声一一飞上天,无数江豚下风拜。

惊涛脚底鼋鼍奔,抛珠溅玉不敢吞。狂飙吹落阑干唾,恐有当年旧酒痕。

东窗

宋代韩维

高窗不掩秋气清,下见瓦沼涵泓澄。
雨洗浮萍翠色静,青丛绿蔓相缠仍。
阶前童童两好树,上有鸣禽不可数。
杖藜书生爱苦吟,独立西风无旦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