赏析 注释 译文

琐窗寒·玉兰

宋代吴文英

绀缕堆云,清腮润玉,汜人初见。蛮腥未洗,海客一怀凄惋。渺征槎、去乘阆风,占香上国幽心展。□遗芳掩色,真恣凝澹,返魂骚畹。
一盼。千金换。又笑伴鸱夷,共归吴苑。离烟恨水,梦杳南天秋晚。比来时、瘦肌更销,冷薰沁骨悲乡远。最伤情、送客咸阳,佩结西风怨。
咏物 写花 怀人
赏析

  《琐窗寒》一名《锁窗寒》,双调九十九字。前片十句,四仄韵;后片十句,六仄韵。据近人杨铁夫《梦窗词笺释》中说:“题标‘玉兰’,实指去姬,诗之比体;上阕映合花,下阕直说人,又诗之兴体。”“梦窗一生恨事全见。”

  “绀缕”三句,状玉兰的叶与花形。“绀缕”,“绀”,即天青色;“缕”,凡是细长的东西,都可叫缕,如柳缕、烟缕。“绀缕”即是天青色的玉兰叶。“汜人”,“汜”,《楚辞·卜居》:“将汜汜若水中之凫乎。”注:“汜,一作泛。”,“汜人”,即是浪迹天涯之人。此处是说:天青色的玉兰叶重重叠叠似美人的云鬓堆砌,玉兰花白玉般的色泽,又似美人洁白的脸腮。像这样美丽的花儿,即使是如我这样一位四处羁游,见多识广的人也是初次见识的。另据沈亚之《湘中怨》词:“垂拱中,太学生郑生乘月步洛阳桥.以桥下有哭声,见一女子,挟归与居,号曰‘汜人’。又周密题赵子固《凌波图》词“经年汜人重见”。又纪文达诗“无复江中见汜人”。杨铁夫按:此以玉兰喻姬,故起即用“绀缕”、“清腮”等字掩映,仍恐未醒,更用“汜人”点晴。此初见钟情,则当时事实也。“蛮腥”两句,闻香生感。“蛮腥”,指长于南国的玉兰的花香。“海客”,喻浪迹四方的人,即词人自称。此言玉兰花的清香扑鼻而来,充斥四周,然而浪迹天涯的“我”闻花香反而触动起一种感伤的情怀,所谓“感时花溅泪”,就是这种环境与心情的反差。“渺征槎”两句,借物喻景。“槎”,竹木编成的筏,这儿引申为船只。“上国”,即当时的南宋都城临安。此言远行的船帆,依靠空中高风的帮助逐渐离去。同样,玉兰花的清香在这都城中一定会受到人们充分的赞赏。这两句其实是紧接上句的感慨,暗示自己在这儿是事业坎坷,生活凄凉,而美丽心爱的苏姬又远离词人,去求寻自我发展。“□遗芳”三句,缺一字,据上下词意推测,似为一“想”字,以领起之。“骚畹”,《离骚》有“余既滋兰之九畹” 之句, 这里借用其意。“畹”,古代地积单位,王逸《离骚》注:“十二亩曰畹”。此言词人追想玉兰花在凋谢之后必将失去它的本来面目,但是返归属于《离骚》中的花魂,定将以“清水出芙蓉”的天然面目深印在人们的脑海中。上片赏花有感。

  下片由花联想到人。“一盼”两句,词人从眼前的玉兰想到如花般美貌动人的苏妾,如果能使她回眸一顾,词人将不惜轻抛千金。然伊人已离他而去,再求“一盼”,无异幻梦。“又笑伴” 两句,回想从前两人聚首之时。“鸱夷”,是越灭吴之后,范蠡归隐五湖所取的别号——鸱夷子。“笑伴”者,西施也。这是用范蠡和西施优游吴地故事,比喻自己与苏妾曾在吴城亲密的相处过一段时期。“离烟”两句,叹目前。言现在自己与苏姬两人已如烟四散,似水流失,各自东西,惟剩几多离恨别愁。又如这南国玉兰,将零落成泥,离去的苏姬再也不可复求。“比来时”两句,见花思人。此言词人见花伤情,眼前玉兰花香虽是薰袭骨髓,然而见花却自然忆及过去共同赏花的苏姬,今花在姬离,想到那自己的第二故乡——苏州,以及还留住在那儿的去姬,当然是越发悲伤,憔悴不堪。“最伤情”两句,遥接上片“凄惋”作结。前句用李贺《金铜仙人辞汉歌》:“衰兰送客咸阳道”诗意。第二句亦有晏殊《蝶恋花》:“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及柳永《凤栖梧》“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两句的意境。两句言自己在临安最为伤情的是随着秋风的来临,又要送别亲友,这种离愁别恨使他日渐消瘦“衣带渐宽”。“佩”,即身上的腰带。

吴文英

吴文英

吴文英(约1200~1260),字君特,号梦窗,晚年又号觉翁,四明(今浙江宁波)人。原出翁姓,后出嗣吴氏。与贾似道友善。有《梦窗词集》一部,存词三百四十余首,分四卷本与一卷本。其词作数量丰沃,风格雅致,多酬答、伤时与忆悼之作,号“词中李商隐”。而后世品评却甚有争论。 ► 所有诗文

猜您喜欢

寄崔汝弼 其一

宋代徐积

黄艳花前白颔翁,忆君诗思入霜风。如今相去犹未远,明年把酒望江东。

题县楼呈丘竹坡

宋代许棐

令君聊试栋梁材,结就谯楼亦壮哉。疑是海宫新涌出,不然仙府乍移来。

无人敢带私心入,万户皆知正道开。细数代瓜能几日,晓筹昏鼓莫相催。

寄公权

宋代彭汝砺

灵源起幽谷,萧洒与秋宜。世事有穷处,泉声无尽时。

流沾一山足,泽入万田滋。祇恐明朝别,清风到梦思。

金山变陆感咏

清代洪繻

金山如湘君,中流危插脚。大地将变迁,一朝忽起陆。

嗟我东南天,六鳌不系足。黑风吹蓬莱,汹涛没大麓。

此失鱼龙性,彼陷鲸鲵族。浮沉俱已非,颠倒何其速。

而此立江干,犹可仰寥廓。失水迩尘寰,终胜沉重浊。

我从苦海来,喜识山面目。灵山倘有灵,我欲诉胸曲。

一溺至于今,何以脱诸梏。闻说山当时,亦染潢池毒。

如来无完肤,与我同惨蹙。今已换金身,无异西天乐。

宝塔凌天风,袈裟飘簌簌。妙台岂云晞,琳宫未寂寞。

千磴摩旻穹,一洞入地轴。江流山欲飞,万景聚一簇。

思作弥天谈,惜乎山僧俗。东望三台山,此犹一粒粟。

试罢中泠泉,落霞满山隩。

居岭外遇寒食

宋代李光

春日自明霁,我心何郁伤。草木竞芳菲,飞鸣自颉颃。

悄悄坐书幌,幽幽宴空床。既无功名念,反思白昼长。

愁来不自持,零落鸿雁行。三过解泽流,六见槐柳黄。

最怜小儿女,路远不得将。生还一笑喜,死去埋他乡。

生死如循环,我师佛老庄。感此寒食节,新烟过邻墙。

松楸渺云海,目极摧肝肠。书成附鳞翼,不如永相忘。

何以慰目前,作诗示阿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