赏析 注释 译文

洛中访袁拾遗不遇

唐代孟浩然

洛阳访才子,江岭作流人。
闻说梅花早,何如北地春。
访友 写景 感伤
赏析

  这首诗里包含了相当复杂的情绪,既有不平,也有伤感;感情深沉,却含而不露,是一首精炼而含蓄的小诗。

  前两句完全点出题目。“洛阳”指明地点,紧扣题目的“洛中”,“才子”即指袁拾遗;“江岭作流人”,暗点“不遇”,已经作了“流人”,自然无法相遇了。这两句是对偶句。孟浩然是襄阳人,到了洛阳以后,特意来拜访袁拾遗,足见二人感情之厚。称之为“才子”,暗用潘岳《西征赋》“贾谊洛阳之才子”的典故,以袁拾遗与贾谊相比,说明作者对袁拾遗景仰之深。

  “江岭”指大庚岭,过此即是岭南地区,唐代罪人往往流放于此。用“江岭”与“洛阳”相对,用“才子”与“流人”相对,揭露了当时政治的黑暗、君主的昏庸。“才子”是难得的,本来应该重用,然而却作了“流人”,由“洛阳”而远放“江岭”,这是极不合理的社会现实,何况这个“流人”又是他的挚友。这两句对比强烈,突现出作者心中的不平。

  “闻说梅花早,何如北地春”两句,写得洒脱飘逸,联想自然。大庚岭古时多梅,又因气候温暖,梅花早开。从上句“早”字,见出下句“北地春”中藏一“迟”字。早开的梅花,是特别引人喜爱的。可是流放岭外,比不上留居北地的故乡。此诗由“江岭”而想到早梅,从而表现了对友人的深沉怀念。而这种怀念之情,并没有付诸平直的叙述,而是借用岭外早开的梅花娓娓道出。诗人极言岭上早梅之好,而仍不如北地花开之迟,便有波澜,更见感情的深挚。

  全诗四句,贯穿着两个对比。用人对比,从而显示不平;用地对比,从而显示伤感。从写法上看,“闻说梅花早”是纵笔,是一扬,从而逗出洛阳之春。那江岭上的早梅,固然逗人喜爱,但洛阳春日的旖旎风光,更使人留恋,因为它是这位好友的故乡。这就达到了由纵而收、由扬而抑的目的。结尾一个诘问句,使得作者的真意更加鲜明,语气更加有力,伤感的情绪也更加浓厚。

孟浩然

孟浩然

孟浩然(689-740),男,汉族,唐代诗人。本名不详(一说名浩),字浩然,襄州襄阳(今湖北襄阳)人,世称“孟襄阳”。浩然,少好节义,喜济人患难,工于诗。年四十游京师,唐玄宗诏咏其诗,至“不才明主弃”之语,玄宗谓:“卿自不求仕,朕未尝弃卿,奈何诬我?”因放还未仕,后隐居鹿门山,著诗二百余首。孟浩然与另一位山水田园诗人王维合称为“王孟”。 ► 所有诗文

猜您喜欢

登越王台

宋代吕定

海上荒台草树平,登临不尽古人情。
白云万里怀亲舍,红日中天望帝京。
百粤山咱秋历落,山城楼阁晚峥嵘。
醉来徙倚栏干曲。听彻西风画角声。

鸟窠赞

宋代释普济

道高德高名愈高,问佛法而吹布毛。
不是寻棠闲啐啄,飞出凤儿宽鹊巢。

司庾会稽道中答衢民綵帜送行

宋代袁说友

征车何事不容征,綵旆歌谣塞路津。徒以平生多拙政,偶于岁晚得衢民。

我方州县惭尸禄,汝向闾阎切爱身。料得去思均彼此,一诗聊复慰邦人。

出郊再用韵赋三解 其一

宋代吴潜

此时尉候迭专官,木落郊空最好看。海桧不为时节改,岩花未觉色香残。

明堂柱下捐樗散,清庙笾中荐豆乾。天地无私能物物,飞蚊终是负山难。

己亥杂诗 其二○五

清代龚自珍

可惜南天无此花,丽情还比牡丹奢。难忘西掖归来早,赠与妆台满镜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