赏析 注释 译文

十二月过尧民歌·别情

元代王实甫

自别后遥山隐隐,更那堪远水粼粼。
见杨柳飞绵滚滚,对桃花醉脸醺醺。
透内阁香风阵阵,掩重门暮雨纷纷。
怕黄昏忽地又黄昏,不销魂怎地不销魂。
新啼痕压旧啼痕,断肠人忆断肠人。
今春香肌瘦几分?缕带宽三寸。
闺怨 写景 女子 思念
赏析

  全篇按写法可划为两层。前六句为前一层,写了女主人公面对春景睹物思人的心绪。句法对仗工整,每句后两字叠用、以衬托情思之缠绵。远山近水,杨柳桃花,香风暮雨无一不勾起女子的思念。视角由远及近,由外及里的转移,实质上是对每日思念的描述,而主人公那寂寞的心情不言而喻。第二层直接描摹女子的相思情态。前四句在写法上是每句重复两三字,有一唱三叹之妙,说明主人公柔肠寸断的相思之意。而这种日复一日折磨的结果就是玉肌消减、衣带渐宽。末尾摹拟一个局外人的口吻询问,更突出了主人公的纯情坚贞。

  在小令《十二月》中,起句中的“自别后”可以说是点明了曲的内容——离别相思之情,为下文定下感情基调。接着作者运用了对仗的手法,展现出一幅凄清零落的景色。山是遥山,水是远水,由远及近,写了杨柳、桃花、内阁、重门。其对仗句中用了“隐隐、粼粼、滚滚、醺醺、阵阵、纷纷‘这些叠音词来修饰”遥山、远水、杨柳、飞棉、醉脸、香风、暮雨“起了两方面的作用。一是“隐”和“粼”,“滚”和“醺”、“阵”和“纷”押韵,使作品音响联结而成和谐的整体增加了作品的音韵之美,读起来琅琅上口;二是加强了寥廊冷落的感觉,加倍地渲染了使人发愁的景色,间接抒发了闺中女子对心上人的思念之情,表达了一种渺茫的希望,可谓情景交融。

  而在《尧民歌》中,作者便采用了直接抒情的表达方式,连环与夸张的手法写少妇相思之苦。其中的语言虽不乏典雅的一面,但从总体倾向来看,却是以俗为美。如“怕黄昏忽地又黄昏,不销魂怎地不销魂”,表达的是少妇的闺怨情绪,怕夜晚的寂寞,偏偏夜幕又降临了,竭力想抑制忧伤,又不可能不忧伤。诗人用散文句法,使得意思显豁,明白如话,再加上“忽地”,“怎地”等口语的运用,读起来使人感到一股浓郁的生活气息。少妇等待归人,每天以泪洗脸,“新啼痕压旧啼痕”,实在悲苦。日子就在相思中过去了,瞧,少妇身体又瘦损了,连腰带都宽了三寸。

  结句塑造了一怨妇的体态,增强了形象感。在韵律上,是“平平仄仄平,仄仄平平仄”,是对仗中的两句对,使曲子在优美音韵中结束。全曲大量运用叠字、叠词,含情脉脉、如泣如诉,情致哀婉动人,是一首不可多得的佳作。

王实甫

王实甫

王实甫,字德信,元朝杂剧作家,定兴(今定兴县)人。著有杂剧十四种,现存《西厢记》、《丽春堂》、《破窑记》三种。《破窑记》写刘月娥和吕蒙正悲欢离合的故事,有人怀疑不是王实甫的手笔。另有《贩茶船》、《芙蓉亭》二种,各传有曲文一折。 ► 所有诗文

猜您喜欢

奉赠少司马王先生荣还

明代钟芳

轩冕易为溺,何人脱屣轻。先几惩满损,昭代见仪刑。

昔献三千字,今更四十龄。试将髡族颖,未足悉生平。

地望三吴重,声华四裔倾。民痍苏滞隐,风纪振孤清。

仗节频摧敌,筹边早著名。耜云还旧业,蜂螫彗馀腥。

绥辑圻封奠,甄褒帝鉴明。乃归都府节,晋贰夏官卿。

茂绩铭周鼎,舆言起旦评。台衡方系望,泉石重婴情。

累疏凝宸睇,遄归遂客程。崎丘筠菊便,深渚鹭鸥并。

自笑行休晚,还惊大梦醒。拚飞春浩浩,弋慕昼冥冥。

食藿思维骑,投桃欲报琼。有怀聊赠赆,佳句愧阴铿。

离彭婆值雨投临汝驿回寄张九屯田司录

宋代欧阳修

投馆野花边,羸骖晚不前。
山桥断行路,溪雨涨春田。
树冷无栖鸟,村深起暮烟。
洛阳山已尽,休更望伊川。

献寿辞

唐代王涯

宫殿参差列九重,祥云瑞气捧阶浓。
微臣欲献唐尧寿,遥指南山对衮龙。

黄云左关

明代陈献章

万丈黄云千丈山,金粟花开不等閒。金粟氤氲塞两间,吁嗟乎金粟丈人,与尔同岁阑。

残发

元代周霆震

残发不可紒,晨昏日加梳。顾惭雨露沐,此岂冠冕徒。

夜来秋风深,傲兀惊头颅。乱离亦已极,时序复易徂。

青灯一斗酒,不乐将何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