赏析 注释 译文

阮郎归·绍兴乙卯大雪行鄱阳道中

宋代向子諲

江南江北雪漫漫,遥知易水寒。同云深处望三关,断肠山又山。
天可老,海能翻,消除此恨难。频闻遣使问平安,几时鸾辂还?
赏析

  上阙写景,起句“江南江北雪漫漫”气势壮阔,为全词创造、渲染出了一种特定的、寒冷空旷的氛围。“遥知易水寒”紧承起句,“遥”字表达了词人与帝后相隔遥远,但是因为心中牵挂,所以能够知道他们在远方被幽禁的痛苦,这种痛苦应该不止是肉体上的寒冷,还有精神上的折磨。“易水”源出河北,词人一方面借此点出北方国土的沦陷,一方面又取荆轲之所歌“风萧萧兮易水寒”句意,增添悲愤之感。“彤云深处望三关,断肠山又山”是词人看到的景象,在这里借景抒情,抒发了词人内心的凄凉情感。

  下阕抒情,“天可老,海能翻,消除此恨难”表达了词人对金人的痛恨之情。“天可老”化用了李贺《金铜仙人辞汉歌》中“天若有情天亦老”的诗句,“海能翻”化用了汉乐府《上邪》中“山无陵,江水为竭,冬雷震震,夏雨雪,天地合,才敢与君绝”的诗意。词人用这些根本不可能办到的事情,来说明让自己忘却国耻家仇的不可能。即便是“天可老,海能翻”这些万不可能发生的事情都发生了,也不能消除对金人的仇恨,以极夸张的比譬反衬自己的创巨痛深。“频闻潜使问平安”,明明是天翻地覆亦难消除的深仇大恨,朝廷所作的竟然只是遣使问候这样轻飘飘的表面文章,两相对照,令词人黯然神伤,悲愤莫名。“几时鸾辂还”,以问作结,表现词人对时局的深切忧虑。

  全词写的虽然是亡国之痛,却并不鼓噪喧哗,而是曲折深婉,层层推进,于沉郁压抑之中凌空设譬、突兀而起,复又归于深长的叹息与无尽的忧思。全词借对二帝的思念与亡国之痛,深刻地表现了南宋初期爱国志士中普遍存在的悲愤心情和强烈的爱国精神。

向子諲

向子諲(yīn)(1085-1152),字伯恭,号芗林居士,临江(今江西清江县)人。哲宗元符三年(1100)以荫补官。徽宗宣和间,累官京畿转运副使兼发运副使。高宗建炎处任迁江淮发运使。素与李纲善,李纲罢相,子湮也落职。起知潭州,次年金兵围潭州,子諲率军民坚守八日。绍兴中,累官户部侍郎,知平江府,因反对秦桧议和,落职居临江,其诗以南渡为界,前期风格绮丽,南渡后多伤时忧国之作。有《酒边词》二卷。 ► 所有诗文

猜您喜欢

哭吴桐亭舅氏

清代章甫

天际雪霏白,山头草断青。惊闻山下石,痛矣陨文星。

舅氏少寒素,苦学夜聚萤。学成名下士,才高德亦馨。

及锋而一试,便已发新硎。献策醇且茂,董贾对汉廷。

胸罗廿一史,手次十三经。世称真儒者,为后学典型。

大业应寿世,长保此真形。胡年六十六,竟把程门扃。

愁云何渺渺,悲风何泠泠。昨捧天书至,乃是绯衣灵。

遂从天使去,骑鹤上帝庭。也知玉楼竣,召记不教停。

其如奇字奥,何处问元亭。后生失仰止,哭对旧书棂。

曰先生归也,哀逝不堪听。始信心丧者,倍怆思旧铭。

先君同砚席,约计五十龄。相期扶大雅,岳峙与渊渟。

我亦弟子痛,兼泪渭阳零。而且儿曹辈,小叩受寸筳。

呜呼恩义重,西州即东溟。凄绝策马恸,莫教醉后醒。

雨馀

宋代仇远

两两鸣鸠语画檐,雨馀芳草欲生烟。瓮头酒熟常留客,象外诗成颇类仙。

扬子有才犹执戟,渊明无事合归田。地偏时事人传少,收拾琴书且醉眠。

故相国元宪宋公挽词 其三

宋代文彦博

名遂营身退,高风近古稀。台司脱屣去,空土挂冠归。

仁寿宜难老,朝阳叹易晞。宸篇学丘祷,恩耀贲泉扉。

梅花阁怀古

明代张萱

偶来官阁看花地,载酒寻花一怆神。江上笛声浑欲落,泷头花信几番新。

寒香似逐潮初去,清影空怜月半轮。却语当年何水部,好将春色倍还人。

京口

明代谢与思

春风驱马向南州,相送都门万里愁。日出未消残雪色,河开初带断冰流。

因思玉佩朝辞阙,此去山家夜拥裘。独喜故人能献赋,花时能作曲江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