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峰口战役的历史意义

喜峰口战役的历史意义有限

首先是日本方面,喜峰口战役中并没有受到足够的教训,狂热的日本少壮派军官依然狂热,以至于1937年日本鹰派声称三个月征服中国。

其次是中国方面,喜峰口战役让一个军阀(宋哲元)取代了另一个军阀(张学良)在华北的统治地位。

而宋哲元在七七事变后的反应,与长城抗战时张学良的反应如出一辙:首先担忧的是中央军趁机抢占他的地盘而不是日本人占领中国领土。面对中央政府的组织援军疑虑重重限制多多,面对日军的侵略则保存实力望风而逃。

之所以说喜峰口战役历史意义有限,是因为喜峰口会战未能给日军一个警示作用,相反刺激了日本军方继续挑衅试图蚕食华北的野心;

另一方面,接替东北军张学良控制华北的西北军宋哲元,并没有吸取张学良的教训,在此后的三年生时间里,即没有让西北军努力备战应对日本侵略,又不愿意与中央政府密切合作,建立互信合作关系,以至于七七事变爆发后,宋哲元的应对方法与1934年的张学良一般无二:对日军步步退让,对中央政府严防死守,宁与倭寇不与蒋介石。

民心方面,喜峰口战役不过是小胜利,并没有让当时的大多数中国民众意识到中国与日本之间巨大的国力差距,相反因为一次小规模战役的胜利而在民间引发轻敌情绪,更让某些假抗日真割据的心怀诡侧者趁机上下其手。

综上所述,喜峰口战役,没有什么可以称道的历史意义,不过是一场小规模的战役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