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载隋文帝曾会相面的某人给几个儿子看相,此人看到杨广时说了一句什么话

给晋王杨广看过相的,还有隋唐之间著名的相士乙弗弘礼。乙弗弘礼是贝州高唐人,大概在今天河北清河一带。乙弗弘礼看过杨广的面貌,给出的结论是:“大王骨法非常,必为万乘之主,诚愿诫之在德。”
考虑到杨广的身份,乙弗弘礼的这一段话只能说是中规中矩,即便将来与事实不符,也不会错得太离谱。
等到杨广继位,对方术颇为重视,遍召天下术士聚集到都城,由朝廷统一安置,委派乙弗弘礼负责管理。如此,既方便隋炀帝自己平时的咨询顾问,又可以控制住这些术士,不让他们为有心人服务和利用,妄言福禄运命。
隋末天下大乱,隋炀帝杨广心中不安,皇位能不能坐稳?性命能不能保住?都成了让人焦心的大问题。杨广也曾经用心研究过相术,一定对着镜子看过自己的相貌神色,心中疑虑重重。他想起当年乙弗弘礼的正确预言,便把他找来,让他再给自己看看相。
时局危乱之际,不需要什么特异的方术,都能对形势做出大致的判断,隋炀帝的结局更是昭然若揭。乙弗弘礼自然不敢直言,隋炀帝偏偏要逼他说出真话:“你好好看一看,朕的结局到底怎么样?我自己也懂相术,如果你的结论与我的不同,就是诓骗我,必定处你死罪。”
无奈,乙弗弘礼只能委婉地说:“按照相书上的说法,如果一个普通人长了陛下这样的相貌,他将不得善终。不过,臣也听说,圣人不相。圣人与凡人不同,当然不能用同样的标准来判断吉凶生死。”
这样的回答让隋炀帝满意。但无论如何,不得善终的结局总是一种可能,隋炀帝可不想让别人知道这个天大的秘密。他对待乙弗弘礼还算仁慈,没有杀他,但派人严格监视,不许他与别人随便交谈,以免泄露天机。

乙弗弘礼看相,不单单注重一个人的面貌。隋朝时,汾阴人薛粹谋反被杀,他的儿子薛大鼎受到牵连,沦为官奴,被流放外地。到了唐代贞观年间,薛大鼎请乙弗弘礼替他看相。乙弗弘礼很不客气,只略略看上一眼,就断定薛大鼎曾经为奴,说:“看你的头面,就知道你是个贼人,一个官奴,有什么可看的?”
一番话说得薛大鼎非常难堪,然后乙弗弘礼的态度缓和一些,让他脱掉衣服,上下审视全身,说:“头面上看,是个官奴,不过,腰部以下显出来一种贵相,以后会成为州郡的官员。”
后来,薛大鼎果然做到沧州刺史,颇有政绩。
来和、韦鼎为杨坚、杨广父子看相,始终强调他们的额头和眼睛,这与南北朝时期的相术理论有关,比如当时流行的一种说法是:“人有七尺之形,不如一尺之面;一尺之面,不如一寸之眼。”
乙弗弘礼的时代比来和、韦鼎晚一些,从薛大鼎的例子来看,他为人看相,着眼点已经不局限在头面部,这是他与来和、韦鼎不同的地方。
当初韦鼎希望杨坚“自爱”,乙弗弘礼劝杨广“诫之在德”,都在形骸之上强调品德的重要性,认为人生境遇往往受到个人品德的影响,这一点,《荀子》中早有论述:
相形不如论心,论心不如择术。形不胜心,心不胜术。术正而心顺之,则形相虽恶而心术善,无害为君子也。形相虽善而心术恶,无害为小人也。
这里的术,指的是道术,强调心术的善恶,即是强调道德的重要。杨广继承了父亲杨坚不俗的相貌,只是心术太恶,最终被从皇帝的高位上赶了下来,连自己的性命都搭上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