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诗并画留别汤国顿二首 苏曼殊 赏析

要赏析这两首诗,必须了解诗人的写作背景。这两首诗作于光绪二十九年(1903),系诗人现存最早的作品。作者是年二十岁,离日本归国,是诗系留别汤国顿之作。当时国家正遭受列强的割据,清政府腐败无能,虽然经历过戊戌变法和洋务运动,却没有使中国走出困境。诗人借眼前所见的悲惨景象,抒发了满腔悲愤,希望为国家的安定团结和人民安居乐业尽自己的绵薄之力。
以诗并画留别汤国顿二首
清代-苏曼殊
其一
蹈海鲁连不帝秦,茫茫烟水着浮身;
国民孤愤英雄泪,洒上鲛绡赠故人。
其二
海天龙战血玄黄,披发长歌揽大荒;
易水萧萧人去也,一天明月白如霜。
蹈海鲁连不帝秦,茫茫烟水着浮身。借鲁仲连宁愿蹈海也不屈从秦国的典故表明自己的立场,后半句写自己在日本旅学,茫茫一词突出内心的迷惘和凄凉。
国民孤愤英雄泪,洒上鲛绡赠故人。为外有列强割据,内有清政府的封建压迫,凡是英雄见此,无不痛哭流泪,后半句是想把这种心情诉说给老朋友。
海天龙战血玄黄,披发长歌揽大荒。描述各种势力相互倾轧,受苦的只有老百姓,看着茫茫荒野,不禁悲歌长啸。
易水萧萧人去也,一天明月白如霜。这句话引用荆轲的典故,表示自己将要回国,为国家富强和民族振兴事业而努力奋斗,有种不达目的不罢休的气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