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诗人旅经商洛时留下的诗句

商山麻涧(唐·杜牧)

云光岚彩四面合,柔桑垂柳十余家。

雉飞鹿过芳草远,牛巷鸡埘春日斜。

秀眉老父对缶尊酒,()袖女儿簪野花。

征车自念尘土计,惆怅溪边书细沙。

【作者简介】杜牧(公元803年-853年)字牧之,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唐代后期著名诗人。多次行经商州,留有诗作。此诗描写山中春景,并抒发了自己奔波中的惆怅心情。

【注释】麻涧:即今商州城西20公里的麻街。岚:山林中的雾气。牛行于巷,鸡栖于埘。缶尊:同樽。簪:戴。

南塘王处士山庄(唐·温庭筠)

白鸟梳翎立岸莎,藻花菱刺泛微波。

烟光似带侵垂柳,露点如珠落卷荷。

楚水晚凉催客早,杜陵楸思旁蝉多。

刘公不信归心切,听取江楼一曲歌。

【作者简介】温庭筠(公元812年-866年)字飞卿,太原歧(记山西祁县)人,晚唐诗词大家,多次游历商州。本诗写商州山庄影色之清雅与身为游客之惆怅。

【注释】处士:未仕或不仕的士。莎:通挲,摩挲。杜陵:地名,唐时在京城长安南郊。

商山(五代·王贞白)

商山名利路,夜亦有人行。

四皓卧云处,千秋叠鲜生。

昼烧笼涧黑,残雪隔林明。

待我酬恩了,来听水石声。

【作者简介】王贞白,字有道,信州永来(今江西上饶)人。本诗写夜行商州道所见情景。

【注释】名利路:追求名利必经之道。商山路是当时京城通向东南和南方的大路。叠鲜:层层相重的苔鲜。昼烧:白于炊烟。酬恩:报答恩情。

送上洛王推官(宋·司马光)

墨绶百里宰,红蕖幕府僚。

民淳无斗辩,胜地利逍遥。

日上云未散,春深雪不消。

知音已交荐,勿茹紫芝苗。

【作者简介】司马光(公元1019年-1086年)字君实,陕州夏县(今山西夏县)人,宋著名史学家。此诗赞扬了商州美好的风光和淳厚的民风。

【注释】王推官:姓王的推官,名经臣。墨绶:县官所用的墨色丝带。红蕖:即红莲。幕僚的别称。交荐:纷纷推荐。

村行(宋·王禹称)

马穿山经菊初黄,信马悠悠野兴长。

万壑有声含晚簌,数峰无语立夕阳。

棠梨叶落胭脂色,荞麦花开白雪香。

何事吟余忽惆怅,村桥原树似吾乡。

【作者简介】见古诗《春游南静川》作者简介。

【题解】本诗描绘商州山村的秋日晚景,对偶工整,意境深远,流露了作者的思乡之情。

【注释】野兴:野外游赏的兴趣。晚簌:夜间的声响。

秋日登龙驹寨鸡冠山(明·周梦麟)

平生出谷爱迁乔,今日鸡山岂惮劳。

路过断桥还险峻,人登绝顶自逍遥。

满袖黄花风飒飒,一天碧水草萧萧。

眼前世界劫灰尽,洞口白云且挂瓢。

【作者简介】周梦麟,字大生,明壬子年举人,学识渊博,尤擅长诗文,曾任四川彭县、山西汾西县令。本诗写作者秋天登上丹凤鸡冠山的感受。

【注释】迁乔:迁往高处。惮劳:畏惧劳苦。劫灰:这里比喻尘世俗见。挂瓢:这里比喻隐居清高。

玉女峰(清·孔吉臣)

昨望仙人掌,今过玉女峰。

风回云点黛,岚裹树成容。

汉时何须辩,秦益自可封。

松梢流瀑布,隐隐杂鸣钟。

【作者简介】孔吉臣,商州人,清乾隆岁贡生。此诗写玉女峰的景致。

【注释】玉女峰:在今商州市西郊5公里处的二龙山水库区。仙人掌:指仙娥驿对岸的仙娥峰。该峰矗立,似仙人掌。黛:青黑的颜色.。

龙潭瀑布水(清·牛维晃)

空传龙马出龙潭,瀑布经谁数字谈?

浑是河源泻斗北,恰如沧海倒天南。

疏星两岸山千仞,孤月三峡水一涵。

应与匡庐同胜概,春风长者好停骖。

【作者简介】牛维晃,清商州人,曾任县衙中书子和麟游县教谕等职。这首诗写龙驹寨(今丹凤县)东龙谭瀑布飞流直政的壮观景象。

【注释】河源:河,黄河简称。河源,黄河之源。匡庐:庐山。停骖:停车。

泳石牛(清·姚年晋)

一拳怪石卧山前,头角峥嵘势宛然。

苔鲜作毛淋雨长,葛藤穿鼻任见牵。

他年不饮池中水,何日能耕陇上田。

笑煞牧童鞭不起,一声吹破夕阳天。

【作者简介】姚年晋,字丽明,号白山,商州人,清康熙辛西(公元1681年)举人。作者所 咏的石牛在商州城西北8公里处,现在石牛的下身及头部已没入二龙山水库。

【注释】拳:通蜷,蜷曲而卧。峥嵘:市峻突出。宛然:好象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