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面三首诗词中的部分词的详细解析?

木女:木刻的女像。成佛之后,本无男女之分,然外貌似女人的佛像,还是有的。这首词表现一个颇有文学创造力的僧人对佛教境界的感想。佛门中本来是跳出红尘,不料佛寺中的形象是由俗人打造,处处充满了世俗的情趣。因此,作为僧人的作者,似乎理解了佛像的脸上那若有若无的微笑。
石女,就是石雕的女子。这里说丹药的神奇。
见火,就是点火。追问丹砂见火去无迹,白发泥人来不休。赖有酒仙相暖热,松乔醉即到前头。

上诗是首七绝,诗中“丹”即“红”对“白”;
“砂”对“发”;
“去无迹”对“来不休”;
这些都对得很工整,但如果“见火”是你说的意思的话,“见火”和“泥人”好像不相对!追答丹砂见火去无迹,白发泥人来不休。丹砂遇到火就不见了,而白发的泥人则继续存在。那些神奇的东西不会永远存在,凡俗的东西却留了下来。作者也许想说,炼丹修行这件事不太靠谱,因为丹砂很难炼成,而那泥人却似乎永恒。既然如此,不如抓住现世的享受,喝一点酒吧。
在形式上似乎可以作对偶理解,见是个动词,泥是个名词(有时也作“拘泥”的意思,但这里显然不是),就不是对偶了。七绝并不一定是要有对偶的,七律倒必须。绝就是“截取”,可以取四联中任两联,而首联与尾联不必对偶。追问第一首词中,“木女”按你说的可以理解为“木刻的女佛像,”那与之相对的“泥人”是不是指“僧人”?

第三首诗中,“丹砂见火去无迹”的意思比较好理解了,可“白发泥人来不休”的解释总觉得不太通顺,“泥人”是特指什么事物吗?还有“白发”用来形容泥人,也觉得不在靠谱。能否请兄台再讲解一二?追答第一首词中的“木女”我解的有误,苏轼带着朝云去见一高僧,作一词,词中有“溪女方偷眼,山僧莫皱眉”一句,而诗僧仲殊以此词和之,有“木女明开眼,泥人暗皱眉”。这里把“方偷眼”改作“明开眼”,是在打趣那位高僧。可见“溪”与“山”相对,“木”与“泥”相对,一活泼,一死板;一有生机,一如土石。“木女”只是相对“泥人”而言。泥人并非专指僧人,仲殊这样的僧人就不能是“泥人”。
第三首诗中,白乐天是个立志修道炼丹的人,最忌白发,他修行的目的,就是求得长生,可是没有成果,只见白发,这里的泥人只是指的修道的环境中有泥人,白发不是修饰泥人的。李白的诗中也有大量“白发”出现,他也有类似白居易的苦恼。这两句合起来理解,就是:丹砂见火就不见了(并没有成为丹药),而白发和泥人却伴随着我。他还有这样的句子,抒发对炼丹不成的苦恼:“白发逢秋至,丹砂见火空。不能留姹女,争免作衰翁”。还有许多类似诗句,简直就是关于炼丹失败的日记集。以上参见《西溪丛语》一书。更多追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