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端

李端

李端(约743-782?),字正已,赵州(今河北赵县)人。少居庐山,师诗僧皎然。大历五年进士。曾任秘书省校书郎、杭州司马。晚年辞官隐居湖南衡山,自号衡岳幽人。今存《李端诗集》三卷。其诗多为应酬之作,多表现消极避世思想,个别作品对社会现实亦有所反映,一些写闺情的诗也清婉可诵,其风格与司空曙相似。李端是大历十才子之一,在“十才子”中年辈较轻,但诗才卓越,是“才子中的才子”。他的名篇《听筝》入选《唐诗三百首》。 ► 所有诗文

暮春寻终南柳处士

唐代李端

庞眉一居士,鹑服隐尧时。种豆初成亩,还丹旧日师。
入溪花径远,向岭鸟行迟。紫葛垂苔壁,青菰映柳丝。
偶来尘外事,暂与素心期。终恨游春客,同为岁月悲。

雪夜寻太白道士

唐代李端

雪路夜朦胧,寻师杏树东。石坛连竹静,醮火照山红。
再拜开金箓,焚香使玉童。蓬瀛三岛至,天地一壶通。
别客曾留药,逢舟或借风。出游居鹤上,避祸入羊中。
过洞偏回首,登门未发蒙。桑田如可见,沧海几时空。

得山中道友书寄苗钱二员外

唐代李端

有谋皆轗轲,非病亦迟回。壮志年年减,驰晖日日催。
还山不及伴,到阙又无媒。高卧成长策,微官称下才。
诗人识何谢,居士别宗雷。迹向尘中隐,书从谷口来。
药栏遭鹿践,涧户被猿开。野鹤巢云窦,游龟上水苔。
新欢追易失,故思渺难裁。自有归期在,劳君示劫灰。

酬前驾部员外郎苗发

唐代李端

马融方值校,阅简复持铅。素业高风继,青春壮思全。
论文多在夜,宿寺不虚年。自署区中职,同荒郭外田。
山邻三径绝,野意八行传。煮玉矜新法,留符识旧仙。
涵苔溪溜浅,摇浪竹桥悬。复洞潜栖燕,疏杨半翳蝉。
咏歌虽有和,云锦独成妍。应以冯唐老,相讥示此篇。

宿荐福寺东池有怀故园因寄元校书

唐代李端

暮雨风吹尽,东池一夜凉。伏流回弱荇,明月入垂杨。
石竹闲开碧,蔷薇暗吐黄。倚琴看鹤舞,摇扇引桐香。
旧笋方辞箨,新莲未满房。林幽花晚发,地远草先长。
抚枕愁华鬓,凭栏想故乡。露馀清汉直,云卷白榆行。
惊鹊仍依树,游鱼不过梁。系舟偏忆戴,炊黍愿期张。
末路还思借,前恩讵敢忘。从来叔夜懒,非是接舆狂。
众病婴公干,群忧集孝璋。惭将多误曲,今日献周郎。

送王副使还并州

唐代李端

并州近胡地,此去事风沙。铁马垂金络,貂裘犯雪花。
曾持两郡印,多比五侯家。继世新恩厚,从军旧国赊。
戍烟千里直,边雁一行斜。想到清油幕,长谋出左车。

晚春过夏侯校书值其沉醉戏赠

唐代李端

欹冠枕如意,独寝落花前。姚馥清时醉,边韶白日眠。
曝裈还当屋,张幕便成天。谒客唯题凤,偷儿欲觇毡。
失杯犹离席,坠履反登筵。本是墙东隐,今为瓮下仙。
卧龙髯乍磔,栖蝶腹何便。阮籍供琴韵,陶潜馀秫田。
人逢毂阳望,春似永和年。顾我非工饮,期君行见怜。
尝知渴羌好,亦觉醉胡贤。炙熟樽方竭,车回辖且全。
噀风仍作雨,洒地即成泉。自鄙新丰过,迟回惜十年。

哭张南史因寄南史侄叔宗

唐代李端

争路忽摧车,沈钩未得鱼。结交唯我少,丧旧自君初。
谏草文难似,围棋智不如。仲宣新有赋,叔夜近无书。
地闭滕公宅,山荒谢客庐。歼良从此恨,福善竟成虚。
酿酒多同醉,烹鸡或取馀。阮咸虽永别,岂共仲容疏。

长安感事呈卢纶

唐代李端

十五事文翰,大儿轻孔融。长裾游邸第,笑傲五侯中。
谏猎一朝寝,论边素未工。蹉跎潘鬓至,蹭蹬阮途穷。
贷布怜宁与,无金命未通。王陵固似戆,郭最遂非雄。
敛板辞群彦,回车访老农。咏诗怀洛下,送客忆山东。
沈病魂神浊,清斋思虑空。羸将卫玠比,冷共邺侯同。
草舍才遮雨,荆窗不碍风。梨教通子守,酒是远师供。
扪虱欣时泰,迎猫达岁丰。原门唯有席,井饮但加葱。
少壮矜齐德,高年觉宋聋。寓书先论懒,读易反求蒙。
昔慕能鸣雁,今怜半死桐。秉心犹似矢,搔首忽如蓬。
赤叶翻藤架,黄花盖菊丛。聊将呈匠伯,今已学愚公。

游终南山因寄苏奉礼士尊师苗员外

唐代李端

半岭逢仙驾,清晨独采芝。壶中开白日,雾里卷朱旂。
猿鸟知归路,松萝见会时。鸡声传洞远,鹤语报家迟。
童子闲驱石,樵夫乐看棋。依稀醉后拜,恍惚梦中辞。
海上终难接,人间益自疑。风尘甘独老,山水但相思。
愿得烧丹诀,流沙永待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