俞樾

俞樾

俞樾(1821-1907),字荫甫,自号曲园居士,浙江德清人。清末著名学者、文学家、经学家、古文字学家、书法家。他是现代诗人俞平伯的曾祖父,章太炎、吴昌硕、日本井上陈政皆出其门下。清道光三十年(1850年)进士,曾任翰林院编修。后受咸丰皇帝赏识,放任河南学政,被御史曹登庸劾奏“试题割裂经义”,因而罢官。遂移居苏州,潜心学术达40余载。治学以经学为主,旁及诸子学、史学、训诂学,乃至戏曲、诗词、小说、书法等,可谓博大精深。海内及日本、朝鲜等国向他求学者甚众,尊之为朴学大师。 ► 所有诗文

十六字令 其三 述佛氏三戒

清代俞樾

痴。梦里商量怕蝶知。心头事,细诉与花枝。

乐府体四章记江浙大水 选二 其一

清代俞樾

小口三,大口六,六文钱,一合粟。炊之为糜,不盈一掬,何况小口又减半,虽易糠秕且未足。

昔时富户今亦贫,何人为具黔敖粥。西风策策吹茅檐,大口小口同声哭。

乐府体四章记江浙大水 其二

清代俞樾

不生不死流民来,流民既来何时回。欲归不可田污莱,欲留不得官吏催。

今日州,明日府,千风万雨,不借一庑。生者前行,死者臭腐。

吁嗟乎,流民何处是乐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