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存

(1281—1354)元饶州安仁人,字明远,更字仲公。从陈苑学。致心于天文、地理、医卜、释道之书,工古文词。应科举不利,即为隐居计,从游者满斋舍。中丞御史等交章荐,皆不就。学者称俟庵先生。与祝蕃、舒衍、吴谦合称江东四先生。有《俟庵集》。 ► 所有诗文

古意

元代李存

秋风一雁过,弯弓登西楼。臂弱弓不满,天高雁难求。

吁嗟流沙外,风雨何时休。三夜频梦君,焉知沉与浮。

况闻霍嫖姚,已拜万户侯。

赠李唐经二首 其一

元代李存

平生尚友心,每欲尽今古。子来适我愿,一笑与之语。

林深夜阑坐,片月落襟屦。虽无满壶酒,足洗千劫虑。

明年访庐阜,子肯从我去。

赠胡巡检民

元代李存

重云闭湿热,欲作夏至雨。胡子溪上来,披衣一相语。

南风解人意,稍亦入窗户。开樽荐瓜韭,汲井具鸡黍。

子为庐陵秀,家世蕃且钜。早岁走京师,骞然好仪矩。

诗书虽素习,杀气在眉宇。暂为巡警吏,出入备钲鼓。

手弓张黑角,腰箭开白羽。里疃散鸡豚,垣墙奔狗鼠。

因思闽广间,壤地有深阻。凶豪据溪洞,老幼负戈弩。

几微相啖噬,动辄生龃龉。古今声教远,往往累南土。

整齐非束缚,全活在绥抚。荒忽固无常,跳踉乃其所。

虽云聚蜂蚁,颇亦顿军旅。远道困供输,穷陬多毒蛊。

幸逢天子圣,元帅复雄武。前岁醢光卿,今年烹志父。

此虽下愚者,生育皆父母。端由一念失,血肉涴砧斧。

天道实宽容,皇威安敢侮。今闻豺狼窟,悉已反农圃。

早暮或笙竽,村墟且商贾。奸臣操国柄,近亦死南浦。

诏书一日下,海内尽歌舞。横算罢舟车,求贤复科举。

闾阎皆跨马,流谪归故处。百祥斯可至,万恶为之沮。

顾余头已白,甚觉负章甫。眼目更昏眵,筋骸将伛偻。

子年才十五,声价满吴楚。朋友实天伦,磊落倾肺腑。

行当分阃椟,终可立朝著。相看方侃侃,索别何踽踽。

波涛随地有,切莫倦篙橹。双双鹳鹤来,一一渔樵去。

凄迷斜照草,髣髴晚烟树。出处莫为谋,音书可相许。

杂诗三首 其一

元代李存

老去无所为,结庐在竹庄。竹庄荆棘深,宿昔狐兔藏。

岂无江海愿,齿发不足偿。生则居庵中,死则埋庵傍。

杂诗三首 其二

元代李存

秋日方杲杲,独行溪水干。纷然浣纱女,及此清未寒。

相语有相厉,岁晏霜雪繁。谁云陶唐风,远矣不可还。

杂诗三首 其三

元代李存

慕古既多沮,从俗宁可安。吾冠方委尘,政尔不必弹。

群醉敢独醒,孤芳若为园。秋风况无情,最解吹朱颜。

次韵戚总管赋雪

元代李存

长风剪水不成片,城上将军铁为面。五更吹角堕梅花,天女骑龙泪如霰。

坐令万瓦白参差,人在蓬莱水晶殿。黄河夜合鼋鼍深,太行晓裂豺狼战。

尚怜庐阜足佳致,五百寒僧不开院。昆崙朔南日本东,未信天花一时遍。

塞边勒马公所閒,桥上骑驴吾不倦。化工作巧本容易,腊尽春临已三见。

明知无酒俱冷落,岂有多情更欢宴。长安市上一贫士,白昼闭门何所羡。

次高元博韵

元代李存

老逢盗贼繁,俛尔度昏旭。萧萧数茎发,连月不暇沐。

昼常雨中餐,夜或林下宿。深惟昆冈上,谁辨石与玉。

茹珍盖糠籺,饮水即醽醁。相逢破肝胆,岂但皱眉目。

大宜适他所,采撷皆可蔌。朅来安且静,殆若立于独。

南风满窗檐,衣袂清不醭。梅实得调鼎,松明胜然烛。

顾此若蜗牛,壳中少涎足。故人意不满,蓬荜无乃辱。

置酒对榴花,誓将徙华屋。吾闻学仙者,随处武夷曲。

矧兹秋风近,白酒家有熟。虽无鱼羹饭,赖与盐齑粥。

下第南归别俞伯贞

元代李存

驱车出都门,别酒忽在手。去国古所悲,况复失良友。

芃芃丘中麦,郁郁道傍柳。挥手从此辞,烟云黯回首。

叉鱼

元代李存

霜风刮面冰如刀,持叉入江矜厥豪。投深中叉始一出,眼涩肤冻如红桃。

嗟尔得食亦稍稍,性命或与蛟龙遭。安得长叉一万丈,直向海中叉六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