赏析 注释 译文

红蕉

唐代柳宗元

晚英值穷节,绿润含朱光。
以兹正阳色,窈窕凌清霜。
远物世所重,旅人心独伤。
回晖眺林际,摵摵无遗芳。
咏物 抒情 愁绪
赏析

  对于柳宗元的咏物诗,汪森在《韩柳诗选》中评论道:“短章咏物,简淡高古,都能于古人陈语脱化生新也”。对于《红蕉》,古人亦多陈语,关键在柳宗元如何“脱化”,怎样“生新”。

  宋祁在他的《红蕉花赞》中,称颂红蕉“叶小而花鲜明可喜”,范成大在他的《桂海虞衡志》中,则对红蕉的花“端各有一点鲜绿”倍加喜爱。大抵红蕉后人径直称其为“美人蕉”,都是着眼于其花的艳丽动人吧。

  “晚英值穷节,绿润含朱光。”第一联直写其花。虽也对其外表予以描写,但却更突出其精神。“晚英”,指秋冬之花,王勃曾用来写梅花,刘禹锡曾用来写菊花。而将红蕉也称之为晚英者,柳宗元当为第一人。又因为红蕉“春夏开,至岁寒犹芳”,这样称呼,也是恰如其分的,这便是“脱化”。

  “穷节”是指岁未时节,此时万花纷谢,百草调零。一个“值”字,便显出红蕉精神。然而,这还不是它的全部。“以兹正阳色,窈窕凌清霜”。第二联才抓住了红蕉本色。红蕉不同于菊之清冷,更不同梅之寒瘦,它以春夏盛开的百花仙子之一的面貌,以娇小美好的风姿,迎寒斗霜,一个“凌”字,将其无畏的精神,勇敢的品格,和超然洒脱的风貌,表现得淋漓尽致、栩栩如生。至此,诗人在读者面前,塑造了一个前无古人的艺术形象,这便是柳宗元的创造,便也是他的“生新”。

  咏物诗的理解,最关键的是在准确理解诗人所咏之物以后,更能深入把握诗人赋予所咏之物的精神。即在所咏之物上所寄寓的思想感情。近藤元粹在《柳柳州诗集》中,给《红蕉》一诗下了四个字的评语,“寓感甚切”。第三联云:“远物世所重, 旅人心独伤”。许多人会把注意力放在下句,但诗人将话说得明白,看不出何处有“寓感”。

  “远物”承上,是指红蕉,但叫“远物”是因为红蕉属热带观赏植物,永州地处亚热带地区,故永州可见。柳宗元站在长安和中原的角度,所以将红蕉视为“远物”。因为是“远物”,便成了稀罕物,所以才会“世所重”。这个“世”是指包括诗人在内的“世之人”。当然,从前两联来看,如此看重红蕉的只能是被贬谪到永州的柳宗元了。

  因为说远物,自然便想到了永州,因为想到永州,便会勾起诗人的无限悲伤。因为说到远物被人看重,自然便会想到被流放到永州来的自己,早已被统治者遗忘。诗人原本抱有随时间推移,会被重新起用的期望的,然而看来,希望渺茫。面对红蕉,感叹身世,不禁“心独伤”。同是处于永州,“远物”和“ 人”所受待遇是如此天地之别,这便是诗人伤心的原因。

  “回晖眺林际,槭槭无遗芳”。诗人将目光转向夕照下的山林,一片落叶声中,看不到一朵鲜花。这本是秋冬之景,在题为《红蕉》的诗中,将远处的这一片萧条景象和眼前“窈窕凌清霜”的红蕉,叠放在一起,会产生一种特殊的艺术效果。如果说群芳已经消失,那么最后,就该轮到红蕉了。如果“世所重”的红蕉,性命也终难保,那么,无人关照的“ 旅人”的命运可想而知。

  原来,《红蕉》一诗寓着诗人对自己命运的深深的忧虑,而且是一种被注定为悲剧的预感,压得他喘不过气来。“寓感甚切”四字,是十分确切的。

柳宗元

柳宗元

柳宗元(773年-819年),字子厚,唐代河东(今山西运城)人,杰出诗人、哲学家、儒学家乃至成就卓著的政治家,唐宋八大家之一。著名作品有《永州八记》等六百多篇文章,经后人辑为三十卷,名为《柳河东集》。因为他是河东人,人称柳河东,又因终于柳州刺史任上,又称柳柳州。柳宗元与韩愈同为中唐古文运动的领导人物,并称“韩柳”。在中国文化史上,其诗、文成就均极为杰出,可谓一时难分轩轾。 ► 所有诗文

猜您喜欢

忆江南 其二 夏

当代崔荣江

稻花里,次第起蛙声。菡萏池边捞水月,藤萝架下数流萤。

蕉扇好风轻。

寄刘伯

宋代张耒

别君几何时,人事浩千万。身如张射侯,忧愁剧强箭。

崎岖走穷县,艰苦君未见。未知菽水丰,已感霜露变。

羁孤寄穷海,亲友谁吊唁。析图补冬裘,乞米煮朝饭。

无聊犹自思,援溺固谁愿。人生不终否,此语非我分。

英雄伏泥涂,暂晦久必现。如予百不能,理自合贫贱。

岂当议隐显,而有不遇叹。但思窜山林,远脱人世患。

有田足耕耘,有水足罩汕。萧然便终老,到死百不问。

平生泥佛祖,久已师壁观。况将无生禅,下视有为幻。

吾子出群材,千牛有馀刃。行当脱尘埃,鸣佩侍清燕。

高卑各有得,愿勿讥尺鴳。不有行道人,谁当佐尧舜。

时哉勿自滞,功业在力劝。握手不可期,此计吾行辨。

赠章以元昆仲

元代陈高

相见谈经史,江楼坐夜阑。风声吹屋响,灯影照人寒。

俗薄交游尽,时危出处难。衰年逢二妙,亦得闷怀宽。

敬和留别诗韵 其一

明代程通

春风花萼倍辉明,可是寻常昆弟情。鸾驾往来知意密,龙章烜赫荷恩荣。

辽宁两国同封守,文武千官尽送迎。徐水闾山高且远,愿言禧祚与渠平。

甲申登高时苦旱

明代黄公辅

前山僻地也宽宽,与客相携坐月欢。兴剧但知怜晚翠,醉馀那问正谁冠。

方贪秋色宜登眺,又觉松涛欲报寒。其奈桔槔随处是,黍禾未并茱萸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