赏析 注释 译文

同族弟金城尉叔卿烛照山水壁画歌

唐代李白

高堂粉壁图蓬瀛,烛前一见沧洲清。
洪波汹涌山峥嵘,皎若丹丘隔海望赤城。
光中乍喜岚气灭,谓逢山阴晴后雪。
回溪碧流寂无喧,又如秦人月下窥花源。
了然不觉清心魂,只将叠嶂鸣秋猿。
与君对此欢未歇,放歌行吟达明发。
却顾海客扬云帆,便欲因之向溟渤。
想象 自由 豪迈
赏析

  此诗是写诗人欣赏壁画的过程与感受。全诗可分为两段。

  首二句点题,写晚上秉烛观看壁画,壁画中画的是山水。第三句概括山水特征:水,洪波汹涌;山,高峻峥嵘。第四句写诗人对壁画的总体印象:就像处在仙境里隔海遥望赤城山一样。五六句说山水间没有雾气,景物清晰得就像山阴道上雪后初晴那样美。七八句说壁画中虽然流水回旋,可是听不到丝毫的湍流声,幽静得就像避乱之秦人处在桃花源一样令人安详。桃花源本来幽静,月下桃花源则更为安静。“窥花源”以上八句写观壁画。

  最后六句写诗人观画后的感受。感受之一,心神清净。静极生动,反而觉得在壁画的层峦叠嶂中有秋猿哀鸣。感受之二,欢。因欢而放歌行吟,直至翌日清晨。感受之三,第二天清晨再观画,看到了海客扬帆,诗人于是产生了壮阔的胸怀:直挂云帆济沧海。

  诗人依照主观感受和想象所再造出来的,用以表现整个画面意境的艺术意象,是这样迷离,可是细加体味,其暗示性又是那样丰富,不仅不妨碍反而极大地吸引和调动读者,以其丰富的艺术联想去悉心感受它。虽嫌迷离,终觉美好。无怪乎诗人烛照此景而生仙游之想。不写具象写意象,不从实处描摹,而从虚处传神,画之所长,诗之所短,力避之,画之所短,诗之所长,力扬之,正是此诗艺术上的主要成功之所在。

李白

李白

李白(701年-762年),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唐朝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誉为“诗仙”。祖籍陇西成纪(待考),出生于西域碎叶城,4岁再随父迁至剑南道绵州。李白存世诗文千余篇,有《李太白集》传世。762年病逝,享年61岁。其墓在今安徽当涂,四川江油、湖北安陆有纪念馆。 ► 所有诗文

猜您喜欢

雨花台逢冯大 其三

明代释今无

家国两难归,天涯一布衣。空怀名世业,难采越山薇。

掌握分星斗,悲歌动翠微。当年垂钓叟,八十尚牛矶。

过耒阳有怀杜工部

清代王先谦

自古湖南地,难招旅客魂。渔歌屈颜悴,《鵩赋》贾声吞。

抑郁忧时老,潺湲伏枕痕。当年下巴蜀,何苦向湘沅。

罕见亲知面,徒抛肺腑言。蓬蒿辞朗照,杯炙落尘喧。

淼淼衡阳去,依依郴岸昏。聂贤空接待,崔舅谬温存。

实谶湖边旐,虚谋汉上园。厄深千载恸,道屈百家尊。

舟子传疑墓,诗翁问旧村。公真悬日月,我亦走乾坤。

浦树思依倚,滩流有愤冤。篇章极冥契,飘泊共谁论。

和邵康节苍苍吟

宋代徐侨

穹窿奠计几层苍,缭绕难输九曲肠。
七曜运空机不断,百川流下碍无妨。
千林松柏独坚正,一草薰莸异臭香。
祥戾毛群若麟獍,爱憎羽簇类鸮凰。
最宜春风与秋月,忽作冬雷或夏霜。
万变杂兴虽错糅,一元不动固安详。

晓出西塘

元代刘因

塘水随人缓步行,哀湍激石故轻清。太行秾秀霜洗净,全赵规模天凿成。

偶为登临发悲咏,忽从毛发散秋声。殷勤莫尽樽中酒,留到青山佳处倾。

春别曲四首 其二

明代欧大任

门前江水去来潮,独下西洲路转遥。夜月葡萄萦锦树,春风杨柳拂河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