赏析 注释 译文

咏怀古迹五首·其一

唐代杜甫

支离东北风尘际,漂泊西南天地间。
三峡楼台淹日月,五溪衣服共云山。
羯胡事主终无赖,词客哀时且未还。
庾信平生最萧瑟,暮年诗赋动江关。
赏析

  这是五首中的第一首。组诗开首咏怀的是诗人庾信,这是因为作者对庾信的诗赋推崇备至,极为倾倒。他曾经说:“清新庾开府”,“庾信文章老更成“。另一方面,当时他即将有江陵之行,情况与庾信漂泊有相通之处。

  首联是杜甫自安史之乱以来全部生活的概括。安史乱后,杜甫由长安逃难至鄜州,欲往灵武,又被俘至长安,复由长安窜归凤翔,至鄜州探视家小,长安克复后,贬官华州,旋弃官,客秦州,经同谷入蜀,故曰“支离东北风尘际”。当时战争激烈,故曰风尘际。入蜀后,先后居留成都约五年,流寓梓州阆州一年,严武死后,由成都至云安,今又由云安来夔州,故曰“漂泊西南天地间”。只叙事实,感慨自深。

  颔联承上漂流西南,点明所在之地。这里风情殊异,房屋依山而建,层层高耸,似乎把日月都遮蔽了。山区百姓大多是古时五溪蛮的后裔,他们身穿带尾形的五色衣服同云彩和山峦一起共居同住。

  颈联追究支离漂泊的起因。这两句是双管齐下,因为在咏怀之中兼含咏史之意,它既是自己咏怀,又是代古人——庾信——咏怀。本来,禄山之叛唐,即有似于侯景之叛梁,杜甫遭禄山之乱,而庾信亦值侯景之乱;杜甫支离漂泊,感时念乱,而庾信亦被留北朝,作《哀江南赋》,因身份颇相类,故不无“同病相怜”之感。正由于是双管齐下,所以这两句不只是承上文,同时也起下文。

  尾联承接上联,说庾信长期羁留北朝,常有萧条凄凉之感,到了暮年一改诗风,由原来的绮靡变为沉郁苍劲,常发乡关之思,其忧愤之情感动“江关”,为人们所称赞。

  全诗从安史之乱写起,写自己漂泊入蜀居无定处。接写流落三峡、五溪,与夷人共处。再写安禄山狡猾反复,正如梁朝的侯景;自己飘泊异地,欲归不得,恰似当年的庾信。最后写庾信晚年《哀江南赋》极为凄凉悲壮,暗寓自己的乡国之思。全诗写景写情,均属亲身体验,深切真挚,议论精当,耐人寻味。

杜甫

杜甫

杜甫(712-770),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世称“杜工部”、“杜少陵”等,汉族,河南府巩县(今河南省巩义市)人,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杜甫被世人尊为“诗圣”,其诗被称为“诗史”。杜甫与李白合称“李杜”,为了跟另外两位诗人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区别开来,杜甫与李白又合称“大李杜”。他忧国忧民,人格高尚,他的约1400余首诗被保留了下来,诗艺精湛,在中国古典诗歌中备受推崇,影响深远。759-766年间曾居成都,后世有杜甫草堂纪念。 ► 所有诗文

猜您喜欢

酬程忠彦见寄 其三

宋代黄裳

京尘化我衣,吴风变子语。二人还相逢,道在无今古。

薰泽何所为,本无缁与素。

分韵送萧进士璿赴广东纂修实录

明代周瑛

南山有丹凤,文彩何翩翩。万里风云会,龙马相周旋。

先帝弃万方,泣涕穷遐堧。神化岂不显,所贵在摩编。

闽山接岭海,桑梓遥相联。驱车迅行迈,不辞路险艰。

丹青绘日月,意象在笔先。春秋有微义,仰看续前篇。

北游初归奉家慈还居沙亭作 其二

明代屈大均

久客边州里,初归涨海滨。三迁忧老母,九死愧先臣。

深爱存颜色,微忠托隐沦。帘前双燕好,挟子献青春。

王子告竹溪清集图

金朝王寂

溪山佳处多荒僻,豹雾蛟涎断人迹。纵能陟险一登赏,重茧百休疲峻陟。

岂知城市有林泉,杖屦相从都咫尺。寻常四友会真率,茗具酒尊随所适。

竹风细细几席静,花雨冥冥巾帽湿。逸休方与圣贤对,观妙超然存目击。

吹台名士意领略,手弄蒲葵坐摇膝。吾宗盘礴拊长松,似伤材大时难得。

漳川野老气豪迈,陪谒龙颜秖长揖。琴书笑咏有真乐,不减仙翁戏巴橘。

九原死者如可作,应恨乌丝欠珠璧。兰亭滕阁久寥落,岁月转头驹过隙。

愿君此画更珍藏,此会他时恐难必。

次韵黄生

宋代陈师道

入竹投窗夜有声,似违残腊作初正。
三更爽气侵危坐,万里回风逼发生。
呵笔小吟撩我老,闭门高卧见君情。
只今剩作惊人句,颇觉吟边意未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