赏析 注释 译文

水调歌头·定王台

宋代袁去华

雄跨洞庭野,楚望古湘州。何王台殿,危基百尺自西刘。尚想霓旌千骑,依约入云歌吹,屈指几经秋。叹息繁华地,兴废两悠悠。
登临处,乔木老,大江流。书生报国无地,空白九分头。一夜寒生关塞,万里云埋陵阙,耿耿恨难休。徙倚霜风里,落日伴人愁。
赏析

  词的上阕“雄跨洞庭野,楚望古湘州。何王台殿,危基百尺自西刘”四句,气势不凡,雄浑卓绝。“雄跨”一词,表现了定王台的雄奇地形。“危基百尺”则以夸张的手法写出了定王台的壮丽。接下来三句以想象的手法接入历史的画面。想当年西汉国力强盛,定王台阁周围遍布如云铁骑,祭祀的音乐响彻云霄。然而,这些都已经是历史陈迹。“屈指几经秋”将作者的思绪从壮丽的历史收回到严酷的现实。 ’“叹息繁华地,兴废两悠悠”定王台再壮丽,到作者登临的时候,已经残破不堪。回想往昔的繁华,今日的颓墙败瓦,作者不禁慨然,感叹人事的兴衰废替。联系到作者所处的时代,当时的南宋政府偏安一隅,面对金国的威胁无力反击,将大好河山拱手相送,这也是引发作者喟叹的一个情绪基点。所以词中的兴替之感超越了普通诗文中抽象的今昔之悲,具有深刻的现实意义。

  下阕“登临处,乔木老,大江流”三句点题,叙说登临之事。古人登高作赋,喜欢大肆铺陈的居多,但在这里,作者仅以极其简略的手法白描眼前所见:乔木老,大江流。作者并没有放纵自己的情绪,但这种沉默中却蕴涵着更加深沉的悲痛。作者跟同时代的复国志士一样,满怀报国之心,但让人痛苦的是,“书生报国无地,空白九分头”。岁月蹉跎,功业未就,空白了少年头“,一夜寒生关塞,万里云埋陵阙,耿耿恨难休”,其中“关塞”是征战的偏远地段,“陵阙”是北宋宗庙祖坟所在,从前都是作者心底事,但现在离他越来越远了,“万里”一词,写出了这种虚无辽远的感觉。因为报国无门,作者永远不能在关塞为国尽忠,永远也无法收复北宋宗室的陵墓。这种无奈和遗憾,使他的“恨”意难休。“徙倚霜风里,落日伴人愁”,报国无门,年华苍老,词人无可奈何,只能以一副独立寒秋、天涯孤影的悲凉画面结束。其中的“伴”字写尽词人的落寞和孤独,因为没有志同道合的人和他并肩作战,只得和无情的夕阳相伴,在苍茫暮色中自怨自艾。词结尾仍收回到定王台上,结构十分紧凑,并以景寓情,饶有余韵。最后点出一个“愁”字,并不表示消沉、绝望,而是英雄洒泪。慷慨生哀,与全词悲壮的格调完全统一。

  这首词画面壮阔雄浑,音调苍凉激楚,充溢着强烈的爱国情感,具有鲜明的时代特色。

袁去华

袁去华,字宣卿,江西奉新(一作豫章)人。生卒年均不详,约宋高宗绍兴末前后在世。绍兴十五年(公元一一四五年)进士。改官知石首县而卒。善为歌词,尝为张孝祥所称。去华著有适斋类稿八卷,词一卷,著有《适斋类稿》、《袁宣卿词》、《文献通考》传于世。存词90余首。 ► 所有诗文

猜您喜欢

闲居杂题五首。松间斟

唐代陆龟蒙

子山园静怜幽木,公干词清咏荜门。
月上风微萧洒甚,斗醪何惜置盈尊。

答长白伊湄见赠即题其集

清代姚燮

成连去海谁能琴,筝琶如沸亡古音。君情淡远托诗句,疏花短竹春江浔。

醉中握手车停陌,仰看天河入秋白。多君爱我逾弟昆,知我凄凉未归客。

颂一百则 其四

宋代释重显

一勘破,二勘破,雪上加霜曾险堕。飞骑将军入虏庭,载得完全能几个。

急走过,不放过,孤峰顶上草里坐。咄。

寿诗

清代宁世福

箕畴五福首言寿,有德乃为天所授。福善祸淫理自公,无偏薄亦无偏厚。

秦皇汉武好神仙,皆望遐龄亿万年。浮海童男空自去,西飞青雀未闻旋。

舜年百十载史笔,文王九十尚有七。莫非至诚能感神,身逢康强子孙吉。

津邑李君甫子香,壮年早被举于乡。昆季后先皆竞爽,俨比燕山五桂芳。

先生初仕入户部,政治得失资干补。惟因家政夙操劳,繁剧不堪任辛苦。

从兹不再上公车,归隐津城赋闲居。约法订成保里甲,收回路政利乡闾。

津埠五方人杂处,疾病饥寒向谁语。先生救济具热诚,慈善诸会一时举。

庚子拳匪倡乱端,环津一带受摧残。诸凡胥赖维持力,遐迩商民庆乂安。

先生善举浑无数,年届古稀值初度。阖郡亲朋共仰瞻,咸愿登堂申祝露。

仆与先生交最深,金兰臭味契同心。惟惭谫陋无文藻,聊缀俚词抒素忱。

开禧丁卯制置使叶宝文团结淮西山水寨四十七

宋代孔盖

专阃威名仰四驰,韬铃秘铧快图披。
守江不若守淮阴,御故何如料敌奇。
棋墅无惊惟太傅,风寒能护是良医。
投鞭那有流堪断,屹立长城报主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