赏析 注释 译文

减字木兰花·送别

宋代苏轼

天台旧路。应恨刘郎来又去。别酒频倾。忍听阳关第四声。
刘郎未老。怀恋仙乡重得到。只恐因循。不见如今劝酒人。
离别 抒怀 愿望
赏析

  上片,写词人再次来杭复又离去,在饯行席上产生的依依难舍的心情。第一、二句交代行踪,表白恋情。“旧路”表明东坡重来杭州,“刘郎”词人自指,引刘晨、阮肇人天台山采药遇仙而隔世的故事,表明人世沧桑,时事速变。不说词人再来杭州,已是踪迹渺然,而只说刘郎来又去成为“应恨”。“来又去”,包涵着词人黄州生活之后的仙道缥缈的生活色彩。“别酒频倾,忍听阳关第四声”,写饯行席上的盛情,酒一杯一杯地倾倒,忍听着别后那种“西出阳关无故人”的离别之音。字里行间,饱含着词人对杭州的眷恋,对西边的京城朝廷生活的厌倦之情。

  下片,承上一转,进一层渲染“怀恋”杭州“仙乡”般的生活能否重新获得。“刘郎未老,怀恋仙乡重得到”,写词人第二次来杭州,“仙乡”重现,发现自己青春“未老”的喜悦心情。“重得到”的是词人特别值得“怀恋”的“仙乡”道佛生活。在他经历黄州的大劫之后,再次来到杭州,实是万幸万幸。最后两句。写词人仍心有余悸:怕只怕朝廷“因循”旧路,诬陷忠良,我东坡这次别离杭州,不知能不能“前度刘郎今又来”,能不能再度见到“劝酒人”。然而历史是无情的,真的应验了。东坡自此以后再没有到过杭州了:“草树总非前度色,烟霞不似昔年春。桃花流水依然在,不见当时劝酒人。”

  全词以现实主义与浪漫主义相结合的手法,再现了词人第二次离开杭州前的矛盾心情,意欲复朝而又“怀恋”杭州。尤其引用刘晨、阮肇入天台山采药遇仙而隔世的故事,恰到好处,让整个词篇充满了仙道色彩,从中可以窥见词人惊魂未定的矛盾心绪仍未消失。

苏轼

苏轼

苏轼(1037-1101),北宋文学家、书画家、美食家。字子瞻,号东坡居士。汉族,四川人,葬于颍昌(今河南省平顶山市郏县)。一生仕途坎坷,学识渊博,天资极高,诗文书画皆精。其文汪洋恣肆,明白畅达,与欧阳修并称欧苏,为“唐宋八大家”之一;诗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艺术表现独具风格,与黄庭坚并称苏黄;词开豪放一派,对后世有巨大影响,与辛弃疾并称苏辛;书法擅长行书、楷书,能自创新意,用笔丰腴跌宕,有天真烂漫之趣,与黄庭坚、米芾、蔡襄并称宋四家;画学文同,论画主张神似,提倡“士人画”。著有《苏东坡全集》和《东坡乐府》等。 ► 所有诗文

猜您喜欢

句 其一

宋代张方平

红尘三尺险,中有是非波。

无题和韩孟郁 其四

明代李云龙

红楼冷落綵云缄,又抱琵琶逐客帆。却笑多情白司马,为渠犹自湿青衫。

崇庆牧常公殉节诗

清代秦懋效

六月征蛮传羽檄,打箭炉中夜鸣镝。碉楼盘聚两川间,敢与六军争劲敌。

谁为传饷万马屯,峨峨栈道黄云昏。风吹绝塞旌旗动,月落危城笳鼓喧。

豨突鸱张势狡谲,变起仓卒心胆裂。奋臂一呼常刺史,提刀骂贼齿流血。

同难二十有六人,临危公独无逡巡。逆酋肆毒交矢石,被创而死伤孤臣。

浣花溪畔荒祠古,欲招忠魂泪如雨。至今昔岭枫林深,日暮哀哀啼杜宇。

杂诗

清代黄之隽

丝布皆可服,本自机上分。布作缟素色,丝成罗绮春。

载染红紫艳,花色争鲜新。紫绮裁穷裤,红罗制舞裙。

细腰同结束,密与支体亲。回顾衣桁间,缟袂积埃尘。

罗绮虽见爱,私亵不可陈。布素虽见弃,拂拭有馀芬。

六月廿四日荷花荡一首

明代黄省曾

竞楫都人集,喧游国事传。探芳怜胜日,携客讨湖天。

玉笛催新柳,红妆夺始莲。开襟欢未极,沽酒不论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