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劝俗兄弟二首 其二

唐代法照

兄弟同居忍便安,莫因毫末起争端。眼前生子又兄弟,留与儿孙作样看。

法照

法照

法照大师 (公元约747-821)唐代高僧,中国佛教净土宗第四代祖师。 法照大师的俗世事迹,史料中不见记载。按照大师于唐代永泰年中(765年)既已在南岳衡山三祖承远大师处习净土教的时间来推算,他在少年时期即已出家为僧。初因仰慕远公之芳踪,由东吴到庐山东林,结净土道场,专修念佛三昧,一日入定往极乐世界,见有著垢弊衣而侍于佛侧者,得佛明示,知乃衡山承远也。因是径往湖南,入山求之,觅得师于岩谷间,于是师从教,在弥陀台般舟道场,专修净业。当时衡山念佛道场,在南方颇有名声,来山从学受教者数以万计。代宗皇帝赐承远大师所住持的寺庙为般舟道场。 ► 所有诗文

猜您喜欢

送海阳曾广文之虔州掌教二首 其一

明代林大春

横经几涉凤凰溪,又报除书赴水西。莫道广文官尚冷,青云到处拥轮蹄。

渊明采菊图

宋代艾性夫

餐英人去已千年,留与先生泛酒船。
昔日避谗今避世,黄花独识两翁贤。

送孙无言归黄山歌兼示王西樵彭鸿叟

清代曹尔堪

甲辰十月游旧京,萧条旅宿闻尔名。方龚悃款为陈说,慷慨结客楼君卿。

长贫不妨用我法,久客毋乃非人情。故乡本在黄山下,老松奇石形堪诧。

茅堂豁閜无纤埃,末俗尘鞿此焉谢。谁写三十二奇峰,长歌短调风人风。

健笔摩空洵奇绝,骊珠出袖光熊熊。少嬉草市乡,遥对溪南口。

山径蓝舆古渡船,止压归囊诗万首。朅来同泛西湖水,每忆黄山如梦里。

酒楼长醉杜樊川,丹炉休觅容城子。劝尔迟行姑且留,仍教大隐栖邗沟。

山中故人达书问,赤箭黄精犹可求。

凤凰台

宋代胡仲弓

台上梧桐失旧栽,荒丘寂寂掩蒿莱。
凤凰一去不复返,引得鸱鸮向此来。

同可大宿黄山张氏精舍

明代于慎行

谷口隔疏篱,林深鸟不啼。石泉萦户转,山果亚枝低。

涧壑参差映,藤萝咫尺迷。苦无向平累,聊可共依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