赏析 注释 译文

宿赞公房

唐代杜甫

杖锡何来此,秋风已飒然。
雨荒深院菊,霜倒半池莲。
放逐宁违性,虚空不离禅。
相逢成夜宿,陇月向人圆。
秋天 写景 写人
赏析
诗人因上疏救宰相房琯,被贬弃官,暂居秦州,不意遇到了谪置此地的原京师大云寺赞公,所以以“锡杖何来此”反诘起笔,表现了惊愕之情。“秋风已飒然”自然是寄情于景,以秋风述说一份不满与困苦。“雨荒深院菊,霜倒半池莲”紧接“秋风”义旨,进一步渲染赞公与自己处境的萧条凄凉。对仗工整,用字精准,以“荒”“倒”二字使冷落身世传神而出。此处也为下文赞叹赞公梵行高洁,禅心清净作一反衬。诗至“放逐宁违性,虚空不离禅”则秋戚之情一扫而空,换之以无尽的平和,又透出独立孤峰顶的豪情。赞公深通佛法,无论外境如何变化,也不能动摇他的清净心。而一切万法无非真如,放逐本身也不离空性,就如虚空也是禅。在赞公身边,使诗人也感染了几分宁静安详。夜间在赞公房间休息,望见朗朗明月,扫清太虚,犹如禅心空明,能出种种违顺。同时尾联也点出题意,以作照应。
杜甫

杜甫

杜甫(712-770),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世称“杜工部”、“杜少陵”等,汉族,河南府巩县(今河南省巩义市)人,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杜甫被世人尊为“诗圣”,其诗被称为“诗史”。杜甫与李白合称“李杜”,为了跟另外两位诗人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区别开来,杜甫与李白又合称“大李杜”。他忧国忧民,人格高尚,他的约1400余首诗被保留了下来,诗艺精湛,在中国古典诗歌中备受推崇,影响深远。759-766年间曾居成都,后世有杜甫草堂纪念。 ► 所有诗文

猜您喜欢

平崄厓挽词

明代释妙声

说法归来后,冥心味道真。人天户外屦,花雨定中身。

白首全高节,清贫到古人。江湖久无泪,为尔一沾巾。

辛未礼闱后张孝达制军与潘文勤公大公名士于龙树院治觞选客手札七通夏闰枝编修装册徵题 其四

清代王鹏运

益都清宴徒佳话,吴县风流剩断笺。极目烟尘坛坫冷,朱门槐柳自森然。

冬忆友人

唐代李洞

吟上山前数竹枝,叶翻似雪落霏霏。
枕前明月谁动影,睡里惊来不觉归。

过静林寺用琳老韵作四绝句 其四

宋代毛滂

寒溪祇数尺,炯炯涵晴空。寄目谁与论,翠荇牵春风。

拾荔枝核欲种之戏成一首

宋代王十朋

海味正思瑶柱美,夔门又见荔枝红。炎方入贡自妃子,郡圃欲栽如白公。

官满犹为十年计,实成须待二星终。不须更论何时吃,前种后收人我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