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中怀瓢所

明代王恭

积雨抱幽独,斋舍何寥寥。缅怀博陵子,隐处唯一瓢。

濯足双涧深,行歌七岩遥。如何在城市,巾舄生尘嚣。

蕙草日已萎,松花日已凋。相思不可见,梦落寒江潮。

王恭

王恭(1343-? ),字安仲,长乐沙堤人。家贫,少游江湖间,中年隐居七岩山,为樵夫20多年,自号“皆山樵者”。善诗文,与高木秉、陈亮等诸文士唱和,名重一时。诗人王 曾为他作《皆山樵者传》。明永乐二年(1404年),年届六十岁的王恭以儒士荐为翰林待诏,敕修《永乐大典》。永乐五年,《永乐大典》修成,王恭试诗高第,授翰林典籍。不久,辞官返里。王恭作诗,才思敏捷,下笔千言立就,诗风多凄婉,隐喻颇深。为闽中十才子之一,著有《白云樵集》四卷,《草泽狂歌》五卷及《风台清啸》等。 ► 所有诗文

猜您喜欢

柴舍人金霞阁

宋代欧阳修

檐前洛阳道,下听走辕声。
树荫春城绿,山明雪野晴。
云藏天外阙,日落柳问营。
缓步应多乐,壶歌咏太平

惜花春起早

宋代林希逸

苦惜花能好,晴窗唤起频。只忧春去早,却要早寻春。

一片飞愁我,千枝艳恼人。鸣鞭思晓月,化蝶逐香尘。

醉卧狂谁子,吟看睡太真。每因风雨夜,不寝为渠颦。

春江送人

唐代孟贯

春江多去情,相去枕长汀。数雁别湓浦,片帆离洞庭。
雨馀沙草绿,云散岸峰青。谁共观明月,渔歌夜好听。

题梁贤巽公房

唐代齐己

吴王庙侧有高房,帘影南轩日正长。吹苑野风桃叶碧,
压畦春露菜花黄。悬灯向后惟冥默,凭案前头即渺茫。
知有虎溪归梦切,寺门松折社僧亡。

立秋日赠竹邻陈上舍

宋代释居简

秋夏才交事,征轮勇欲飞。有诗上行卷,无地扣吟扉。

梅雪玲珑瘦,瓜藤蔓延肥。侯鲭易充悦,不似北山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