赏析 注释 译文

菩萨蛮·湿云不动溪桥冷

宋代朱淑真

湿云不动溪桥冷。嫩寒初透东风影。桥下水声长。一枝和月香。
人怜花似旧。花比人应瘦。莫凭小栏干。夜深花正寒。
咏物 写梅 抒怀
赏析

  上片写桥下月夜船上所观美景。开头两句,以仰视描绘之笔,烘托词人此时此地的一种压抑心境。“湿云不动”是指空间湿气呈现饱和状态,人感到胸闷,暗示着词人的抑郁心情。而“溪桥”又是清凉的,昭示着冷天的到来。“嫩寒”刚刚穿透东风留下身影。一个“透”字,突出了词人生活处境的严峻。词人把“湿云”、“溪桥”、“嫩寒”、“东风”全都人格化了。第三、四句以俯视描绘之笔,烘托词人此时此地由压抑到恬淡的心境: “桥下水声长”,写听觉;“一枝和月香”,写嗅觉。由听觉挪移到嗅觉,其间采用了跳跃和剪辑的手法,把它们连接起来的便是河畔上、高楼旁的一棵梅花树。“和”字一出,全盘皆活了。月,本是不香的,只因花一枝揉和叠印在月儿上,花香、月香也就分不清了,给人一种宁静恬淡的感觉。上面八种景物,构成四幅画面,声、形、色、味俱全,宛如过电影一般。

  下片写河畔高楼与河下船里的情思。第一、二句用互比的手法,正面描写船人想象中的佳人形象:“人怜花似旧,花比人应瘦。”是“人怜花”还是花怜人,是“花比人”还是人比花,全在词人的情感中:“旧”与“瘦”。这与“莫道不消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有异曲同工之妙。最后两句侧面描写佳人的相思,实际也是东坡自己的情思:“莫凭小栏杆,夜深花正寒。”词人运用李后主《浪淘沙·帘外雨潺潺》中的“独自莫凭栏”和“罗衾不耐五更寒”词句,不露痕迹,有点石成金之妙。

  全词运用正面描写与侧面描写、比喻与通感的笔调,生动描绘了泗水上的冬夜月景,烘托了两种相思,一样情怀。只说“人怜花似旧”,不说花怜人全新;只说“夜深花正寒”,不说夜深人正寒。这种隐喻之笔,是词人描写佳人惯用的手法,值得借鉴。

朱淑真

朱淑真

朱淑真(约1135~约1180),号幽栖居士,宋代女诗人,亦为唐宋以来留存作品最丰盛的女作家之一。南宋初年时在世,祖籍歙州(治今安徽歙县),《四库全书》中定其为“浙中海宁人”,一说浙江钱塘(今浙江杭州)人。生于仕宦之家。夫为文法小吏,因志趣不合,夫妻不睦,终致其抑郁早逝。又传淑真过世后,父母将其生前文稿付之一炬。其余生平不可考,素无定论。现存《断肠诗集》、《断肠词》传世,为劫后余篇。 ► 所有诗文

猜您喜欢

水仙开矣,一本单瓣三箭,一本复瓣仅一箭,戏柬兼翁 其一

近代王彦行

落灯时节报花开,春信迟迟为我来。憔悴相看怜此粲,一姝离立独重台。

栖云楼作

清代弘历

香山不见却相忆,既到香山山并忘。一径偶寻薜荔翠,初庚独坐衣衫凉。

迥如碧宇吟怀旷,閒寄白云幽兴长。何异楚颂亭中客,三闾同心称物芳。

和向巨源冷语

宋代吴芾

长空一夜飞瑞叶,正是人间苦寒月。
静坐遥闻修竹折,天惨云愁风更冽。
喜君试水烹春雪,却笑酒酣长耳热。

赠彭埙还长洲 其二

明代金幼孜

旧时山口说彭家,文献相传岂浪誇。故老百年成梦寐,诸孙今日见才华。

青灯黄卷心逾苦,流水高山意更赊。相送临岐无限思,重来好赋上林花。

雁字三十首次韵 其二十六

清代韩氏

珍重寒衣万里投,乱砧声里断云流。发书有泪传青塞,罢织谁家倚翠楼。

绣被易凉人易远,回文难学婢难偷。红绳足下仍牢系,妆阁归来句再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