赏析 注释 译文

麦秀歌

先秦佚名

麦秀渐渐兮,禾黍油油。
彼狡童兮,不与我好兮。
赏析

  《麦秀歌》是中国现存最早的文人诗。在此之前,据传夏启曾作有《九辨》《九问》,其词早已失传,夏商之际有《刺奢篇》,但作者已失考。

  《麦秀歌》是富于感情而为血和泪的文学,它抒发了作者对殷纣王不听劝谏反而加害忠良的痛苦、愤懑心情。“麦秀渐渐兮,禾黍油油”:麦子吐穗,禾黍茁壮,本是一番喜人的丰收景象。然而,对于亡国之人,感念故国的覆灭,心头自别有一种滋味。这种可贵的故土情愫,曾引起历代无数仁人志士的深切共鸣。晋文学家向秀《思旧赋》谓:“瞻旷野之萧条兮,息余驾乎城隅。践二子之遗迹兮,历穷巷之空庐。叹黍离之愍周兮,悲麦秀于殷墟。”宋文学家王安石《金陵怀古四首》其一云:“黍离麦秀从来事,且置兴亡近酒缸。”后人常以“麦秀”、“黍离”并举,寄托深切的亡国之痛。

  殷纣王暴虐无道,箕子苦谏不听,导致殷商灭亡。箕子目睹殷商宫室化为一片废墟,悲从中来,此诗是他故国情思的自然流溢。“彼狡童兮,不与我好兮!”纣王的拒谏,致使殷商亡国,这悲恸永远成为诗人心头的创伤。他悲戚、愤懑、忧虑,可谓百感交集。

  此诗语言朴实生动,其艺术手法对后代诗歌具有相当的影响,比如以“兴”发端(麦秀渐渐,禾黍油油),重章叠字的运用等,在后世民歌中得到了发展,其假借男女私情而抒发政治怀抱,到战国时屈原的诗歌里得到了充分的发扬光大。诗中叠字“渐渐”“油油”的运用,语气词“兮”的安置,形成一种音律美,达到声情相生的完美境地,显出与《诗经》一脉相承的艺术特征。尤其是末两句“彼狡童兮,不与我好兮”,声口、措辞乃至句式都与《国风·郑风·狡童》“彼狡童兮,不与我言兮。维子之故,使我不能餐兮。彼狡童兮,不与我食兮。维子之故,使我不能息兮”极其相似。可见先秦诗歌在诗的意境和形式上有一种内在的渊源关系。

猜您喜欢

和平父游紫霄韵二首 其二

宋代林希逸

诸贤盛气趋华毂,一老閒吟乐考槃。旧友醉乡祇白堕,新衔散地号黄冠。

束刍已了林宗吊,孤石因陪子美看。绝顶洪崖肩可拍,乘风何许觅还丹。

有赠四首 其一

明代王彦泓

国花第一数姚黄,更共明珠字夜光。笑靥乍圆全似母,病容尤好莫羞郎。

三年怀袖僧弥扇,十里流闻望子香。嘱向桂堂休避客,暂容图画看真娘。

立春日小饮

宋代赵蕃

今日青春立,今年白发多。
酒杯欺我老,梅朵奈渠何。

西湖竹枝歌九首

元代杨维桢

苏小门前花满株,苏公堤上女当垆。
南官北使须到此,江南西湖天下无。
鹿头湖船唱郝郎,船头不宿野鸳鸯。
为郎歌舞为郎死,不惜珍珠成斗量家住城西新妇矶,劝君不唱缕金衣。
玭琶元是韩朋木,弹得鸳鸯一处飞。
劝郎莫上南高峰,劝郎莫上北高峰。
南高峰云北高雨,云雨相催愁杀侬。
湖口楼船湖日阴,湖中断桥湖水深。
楼船无梍是郎意,断桥有柱是侬心。
病春日日可如何?起向西窗理琵琶。
见说枯槽能卜命,柳州弄口问来婆。
小小渡船如缺瓜,船中少妇竹枝歌。
歌声唱入箜篌调,不遣狂夫横渡河。
石新妇下水连空,飞来峰前山万里。
妾死甘为石新妇,望郎忽似飞来峰。
望郎一朝又一朝,信郎信似浙江潮。
床脚耆龟有时烂,臂上守宫无日销。

高阳台·哭孝先次儿,此子勤学而贤,乙巳冬仲卒,年十七

清代邹韬

天上昙云,人间璧月,春华容易消沉。十七雏年,辛劳空豢灵禽。

珠圆玉润真如意,奈醴泉芝草,薄质无根。叩苍冥,何处招还,一缕柔魂。

绵绵长抱西河痛,与秋宵怨蟀,迸入哀吟。垂老风怀,那堪涕泪沾襟。

尘缘未谢难言达,到海枯石烂,总是伤心。怨声声,落叶寒蝉,空费追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