赏析 注释 译文

吊白居易

唐代李忱

缀玉联珠六十年,谁教冥路作诗仙。
浮云不系名居易,造化无为字乐天。
童子解吟长恨曲,胡儿能唱琵琶篇。
文章已满行人耳,一度思卿一怆然。
赏析

  作为一国之君的皇帝为一位诗人作悼亡诗,这在古代是非常罕见的。由此可见唐宣宗李忱对白居易其人的器重、对其诗的喜爱,也从侧面表现出了白居易卓越的才能。

  诗的首联运用比喻,巧妙概括了白居易一生的艺术成就。“缀玉联珠”是形容他诗文的艳丽光彩,而“六十年”,则指他的创作生涯。“诗仙”,是溢美之辞,是对白居易的高度评价。

  “谁教冥路作诗仙”一句其悲可见,其哀可闻。唐宣宗是说,对于这位世间不可多得的诗仙,我敬重不够、仰慕不够呀!你怎么就突然间走到冥路上去了呢?读到这里,读者似乎可以看到一位多情的皇帝,正眼含热泪,仰望长天,低声呼唤,令人感动。

  诗的颔联则表达了诗人无比惋惜之情。唉!浮云,造化也没有办法挽留住白乐天了,他永远地去了,我又有什么回天之力呢?只有扼腕长叹罢了。这里运用对仗和互文的修辞,将作者对白居易的浓浓思念之情凝聚在精练的语句中,情愫深,意韵长。

  接下来的颈联,借白居易的两篇代表作《长恨歌》与《琵琶行》来赞美他的艺术成就与巨大的影响力。“童子解吟”“胡儿能唱”蕴涵深意:其诗所知人多,所晓域广,通俗易懂,音韵和谐,圆润悦耳。作者没有直接说他的诗多么美、多么富有魅力,而只让读者自己去品味。

  尾联则进一步直接表达了作者对白居易的器重、难以割舍和对白居易去世的无比悲怆之情。这是在颈联基础上的更进一步,“文章已满行人耳”,白居易的诗如风一般流行,与行人形影不离:你只要出行在外,就能听到吟诵白诗的声音。而作者听到吟诵之声,就会牵动起思念白居易的感情,内心充满无比悲伤与哀痛。

  全诗语言通俗凝练,感情真挚,既表现了对白居易仙逝的哀痛,又表现了对他诗歌的赞赏,同时突出了白诗非同凡响的艺术成就。

李忱

李忱

唐宣宗李忱(810年冬月十二-859年),汉族,唐朝第十八位皇帝(847年—859年在位,未算武周政权),初名李怡,初封光王。武宗死后,以皇太叔为宦官马元贽等所立。在位13年。综观宣宗50年的人生,他曾经为祖宗基业做过不懈的努力,这无疑延缓了唐帝国走向衰败的大势,但是他又无法彻底扭转这一趋势。宣宗性明察沉断,用法无私,从谏如流,重惜官赏,恭谨节俭,惠爱民物,故大中之政,讫于唐亡,人思咏之,谓之小太宗。 ► 所有诗文

猜您喜欢

送袁徐二真人之京次韵

明代史谨

并趋金马出林皋,鹤背参差逐凤翱。每遇安期同食枣,不知方朔惯偷桃。

箫声夜度青冥阔,云气晨开紫殿高。回首故园歌舞地,百年生死一鸿毛。

远游篇

明代李时行

束发事远游,远游抵燕赵。发轫越水湄,弭节匡山峤。

天目暂夷犹,句曲恣睇眺。南瞻泰岱崇,北涉黄河渺。

太行正郁纡,济源深窈窱。遗风想悲歌,旧俗多质蹻。

舞雩趾尚存,望海踪未杳。城古有开元,柱在知华表。

驰驱历名奇,自觉寰区小。终作神霄游,超然谢羁绕。

白华园作 其十三

明代屈大均

城南休骋望,秋色未分明。云作穹庐气,风为觱篥声。

牡丹

清代缪烜

国色天香春满亭,清平三调谱宫伶。近来词赋无人识,莫便疏狂学酒星。

清渭八景·大陇秋云

宋代何子举

迢迢大陇似眠牛,多少村庄筑此丘。
玄室幽深埋玉树,晓云飞绕护松楸。
栖迟每入林间渺,变化长从海上浮。
正是苍生多渴望,作为霖雨济田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