赏析 注释 译文

越中览古

唐代李白

越王勾践破吴归,义士还乡尽锦衣。
宫女如花满春殿,只今惟有鹧鸪飞。
赏析

  诗歌不是历史小说,绝句又不同于长篇古诗,所以诗人只能选取这一历史事件中他感受得最深的某一部分来写。他选取的不是这场斗争的漫长过程中的某一片断,而是在吴败越胜,越王班师回国以后的两个镜头。首句点明题意,说明所怀古迹的具体内容。二、三两句分写战士还家、勾践还宫的情况。消灭了敌人,雪了耻,战士都凯旋了;由于战事已经结束,大家都受到了赏赐,所以不穿铁甲,而穿锦衣。只“尽锦衣”三字,就将越王及其战士得意归来,充满了胜利者的喜悦和骄傲的神情烘托了出来。越王回国以后,踌躇满志,不但耀武扬威,而且荒淫逸乐起来,于是,花朵儿一般的美人,就站满了宫殿,拥簇着他,侍候着他。“春殿”的“春”字,应上“如花”,并描摹美好的时光和景象,不一定是指春天。只写这一点,就把越王将卧薪尝胆的往事丢得干干净净的情形表现得非常充分了。都城中到处是锦衣战士,宫殿上站满了如花宫女。这种场景十分繁盛、美好、热闹、欢乐,然而结句突然一转,将上面所写的一切一笔勾销。过去曾经存在过的胜利、威武、富贵、荣华,现在所剩下的,只是几只鹧鸪在王城故址上飞来飞去罢了。这一句写人事的变化,盛衰的无常,以慨叹来表达。过去的统治者莫不希望他们的富贵荣华是子孙万世之业,而诗篇却如实地指出了这种希望的破灭,这就是它的积极意义。

  诗人将昔时的繁盛和眼前的凄凉,通过具体的景物,作了鲜明的对比,使读者感受特别深切。一般地说,直接描写某种环境,是比较难于突出的,而通过对比,则效果往往能够大大地加强。所以,通过热闹的场面来描写凄凉,就使读者更觉得凄凉的可叹。如此诗前面所写过去的繁华与后面所写后来的冷落,对照极为强烈,前面写得愈着力,后面转得也就愈有力。为了充分地表达主题思想,诗人对这篇诗的艺术结构也作出了不同于一般七绝的安排。一般的七绝,转折点都安排在第三句里,而它的前三句却一气直下,直到第四句才突然转到反面,就显得格外有力量,有神采。这种写法,不是笔力雄健的诗人,是难以挥洒自如的。

  这首诗的重点在于明写昔日的繁华,以四分之三的篇幅竭力渲染,而以结句写后来的荒凉,由此加以抹杀,转而引出主旨,充分体现了诗人变化多端的艺术技巧。

李白

李白

李白(701年-762年),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唐朝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誉为“诗仙”。祖籍陇西成纪(待考),出生于西域碎叶城,4岁再随父迁至剑南道绵州。李白存世诗文千余篇,有《李太白集》传世。762年病逝,享年61岁。其墓在今安徽当涂,四川江油、湖北安陆有纪念馆。 ► 所有诗文

猜您喜欢

共石人山登平顶山

当代卢青山

残雪在山时数武,枯茅弥望弥仰俯。沿坡老木褪繁华,仰爪丫向苍旻拄。

我行小径如骑蛇,左萦右绕态媚妩;忽然路触危崖横,如蛇掉首噬我距。

同君共赏君家山,山顶一削平如盘。山下君家旧游所,市朝阡陌烟漫漫。

凝眸点指疑复似,喜怔交作如饼翻。我亦指我家山在,怅在漠漠长天端。

分韵得饮字送王懋伦佥宪还蜀

明代苏葵

邂逅长安秋,挥金取市酝。不烦丝竹声,只作文字饮。

未酣气先豪,剧谈恣齿吻。指阐河洛幽,挑抉天地隐。

俯仰复何惭,得失付一哂。白璧原无双,埃尘曷能泯。

昔立苍螭头,操觚近龙衮。今为乌府豪,铸颜试标准。

简阅在帝心,九迁属明允。勋名本无涯,麾谢邯郸枕。

芊子戈续歌

清代冯云鹏

芊子名婴见《汉志》,一十八篇成往事。儒家者流书不传,得此一歌犹快意。

内业六韬名目连,想见谈兵铸兵器。造字古文书作造,《说文》可证神通寺。

楚王授师不到鲁,鲁亦无闻羊舌至。芊子七十子之徒,宁无手泽存遗地。

周公庙侧土花香,宵光尚带英雄气。此戈不与正师同,二千年上贤人制。

内倍胡三援四之,考工尺寸无殊异。好与周公负扆图,精灵永寿人间世。

剡原九曲九首 其八

明代高启

俗驾不可到,有地岙中小。回回别涧通,宛宛连岗绕。

人家陵谷暗,不见旭光晓。东作起炊藜,惟应候啼鸟。

题四鸽图 其三 皂套项

明代程敏政

铁衣玉项双红趺,入眼精神如燕乌。太湖峰下立相倚,徘徊顾影怜芳肤。

几色黄花傍幽沼,一阵西风动寒筱。传书能副曲江公,何羡当时上林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