赏析 注释 译文

如梦令·纤月黄昏庭院

清代纳兰性德

纤月黄昏庭院,语密翻教醉浅。知否那人心?旧恨新欢相半。谁见?谁见?珊枕泪痕红泫。
赏析

  这首词的前两句“纤月黄昏庭院,语密翻教醉浅”是对往日感情的回忆。那个时候,正好是黄昏,一轮新月笼罩整个庭院,虽然没有落霞孤鹜,却有长天秋水。词人十有八九是因为心有牵绊,所以就借酒消愁,但是恋人却翩然而来,悦然相伴,说着绵绵的情话,情意真是缠绵,原本浓浓的醉意都被这些缠绵给驱散到九霄云外了。这回忆的甜美,如饮醇醪。这大概是那些富贵人家原本就有迟眠晏起,俾昼作夜的好习惯,况且纳兰性德是个公子,白天要在书房读书,要学习骑射,放学归内时,差不多天色已晚,因此所写诗词都以“夜景”居多。

  后面一句“知否那人心”把词人从美好的回忆里带到了残酷的眼前。真不知道离别后,恋人心里怎么想,说不定早就把自己忘了,虽说“旧恨新欢相半”,事实上很有可能迷上新欢,而忘记旧恨。这里仿佛句句都是埋怨的语气,声声都是质问了。有道是多情自古空余恨,埋怨也没有什么用处,所以词人只好幽独孤单,相思彷徨,以泪洗面而不能入睡。

  ““红泫”二字足以看出纳兰性德思念之孤楚。描写恋人约会只用了“纤月黄昏庭院”六个字,描写被抛弃的悲哀也只用了“珊枕泪痕红泫”,可以说简约精练到了极点。整首词词人之悲伤已自不待言,然而亦是空惆怅,徒奈何,所以只能对浩渺苍天发一声:谁见?谁见?以决绝之问收尾全篇。

纳兰性德

纳兰性德

纳兰性德(1655-1685),满洲人,字容若,号楞伽山人,清代最著名词人之一。其诗词“纳兰词”在清代以至整个中国词坛上都享有很高的声誉,在中国文学史上也占有光采夺目的一席。他生活于满汉融合时期,其贵族家庭兴衰具有关联于王朝国事的典型性。虽侍从帝王,却向往经历平淡。特殊的生活环境背景,加之个人的超逸才华,使其诗词创作呈现出独特的个性和鲜明的艺术风格。流传至今的《木兰花令拟古决绝词》——“人生若只如初见,何事秋风悲画扇?等闲变却故人心,却道故人心易变。”富于意境,是其众多代表作之一。 ► 所有诗文

猜您喜欢

洛下别张见室

明代王以悟

洛阳千古地,人文盛复微。图书开洪荒,定鼎颂衮衣。

中兴程伯仲,宗盟今有归。嵩山万里阔,鸟兮任高飞。

师友荒巳久,不见所问津。岂畏一日长,而急不于仁。

执鞭有所求,孰与所求真。世路险且长,勉之在终身。

送钱水部致仕次杭秋官韵 其七

明代边贡

秦州石经半埋土,藓剥苔封谁为开。凭君觅取吴中本,江上云帆日往来。

题张一村画山阴岩壑图

明代守仁

张侯写山工写奇,笔力可追王大痴。鲈鱼江头一斗酒,墨花散作秋淋漓。

前峰崒嵂如束笋,后峰盘拿来不尽。突马方惊滟滪高,啼猿忽觉蓬莱近。

水风离离开锦屏,峡泉历历鸣瑶筝。幽葩自炫晨露?,小草不奈繁霜零。

兵馀僧舍总摇落,何意空林见楼阁。十年碌碌走湖城,重忆山阴旧岩壑。

秋来日日愁炎蒸,解衣思濯松风清。轻包锡杖从此去,何处水边无月明。

友卿病起二绝句 其二

宋代葛胜仲

远来著录宁非黠,肯作长斋却是痴。别久相怀应少广,朝来新得字如龟。

夏日村居四十二首 其十三

明代于慎行

雀入大水为蛤,橘踰长淮化枳。天地岂私我哉,人生贵适志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