赏析 注释 译文

渡黄河

明代宋琬

倒泻银河事有无,掀天浊浪只须臾。
人间更有风涛险,翻说黄河是畏途。
黄河 感悟 人生
赏析

  这首诗前两句将黄河的浊浪排天,以天上盼银河倒泻陪衬,极力描写它的险恶。说人们一旦来到那一泻千里、气势磅礴的黄河岸边时,就不免被它那“倒泻银河”的神秘传说吓住。对这种瞻前顾后、畏首畏尾的人,诗人是非常蔑视的。自然,横渡黄河是有一定危险的,但也只不过是承受“须臾”的“掀天浊浪”而已。在永恒的时间和空同里,人的生命也正如激流险峰中的一叶小舟:当生活的巨浪铺天盖地砸下来时,没人能够事先预见,也没人能知道这灾难会延续到何时。宋琬曾是位少有方名的诗人,早年便高中进士,为官时也颇多惠政,深得人民爱戴。却不想被人诬陷,以至于“立逮下狱”,“并系妻子”,在拘囚的三年中,又险遭不测之祸。这就难怪他会借“渡黄河”之题,发出“人间更有风涛险”的沉重叹息了。

  后两句写黄河汹涌奔腾,古人不知其发源地,认为是天上的银河倒翻下来的,故有“黄河之水天上来”之说。它有掀天的浪涛,但是要渡过去也用不了多长时间,惊涛骇浪的风险很短暂,一般都能渡过。真正的风险却是在人间。一般人在险恶的人间,习惯了尔虞我诈、勾心斗角、豺狼横行、暗无天日、伤天害理、良心灭绝的生活,还不曾觉察到它的险恶,反而说黄河的险风恶浪才是最可怕的,不敢渡过。

  宋琬认为诗人处穷困之境,心怀“幽忧”之情,自易“悲歌慷慨”。(《董阆石诗序》)黄河本是自然界之险途,但无论其“倒泻银河”也好,“掀天浊浪”也罢,在诗人眼中,与人生道路之充满尔虞我诈,相互倾轧相比,都微不足道。诗人以反衬的手法极写其对社会人生的认识,十分深刻,含感时伤世之情,发穷愁孤愤之音,诗格老成,笔力劲健,可见其诗风之一个侧面。

宋琬

宋琬

宋琬(1614~1674)清初著名诗人,清八大诗家之一。字玉叔,号荔裳,汉族,莱阳(今属山东)人。顺治四年进士,授户部主事,累迁永平兵仆道、宁绍台道。族子因宿憾,诬其与闻逆谋,下狱三年。久之得白,流寓吴、越间,寻起四川按察使。琬诗入杜、韩之室,与施闰章齐名,有南施北宋之目,又与严沆、施闰章、丁澎等合称为燕台七子,著有《安雅堂集》及《二乡亭词》。 ► 所有诗文

猜您喜欢

郊庙歌辞。梁郊祀乐章。庆顺

唐代佚名

圣皇戾止,天步舒迟。乾乾睿相,穆穆皇仪。
进退必肃,陟降是祗。六变克协,万灵协随。

寿喻处州父太翁八十

明代王世贞

此翁爱我能诗歌,我爱此翁心不他。儿骑五马不自贵,日飨二簋犹云多。

太守放衙日卓午,却着斑斓学莱舞。石羊山头荐修脯,琵琶洲上奏箫鼓。

人生八十古更稀,有子福德增崔嵬。生来鹤骨元偏瘦,胜后冰肌转自肥。

余郎非亲应即故,寿翁珊瑚未肯顾。贱子为裁玉笥云,丈人且进金盘露。

闽人谣

唐代佚名

风吹杨菜鼓山下,不得钱郎戈不罢。

渔家傲·德修真年七十

元代王哲

德修真年七十。从鹤发童颜出。上灵泉流得急。如密。尸去尽肠充实。道穿虚同入室。令铅汞成丹粒。便逍遥尤静谧。休诣。人常与神仙集。

赋西村耕隐

明代戴奎

斯人好文仍好奇,酒酣索赋西村诗。解衣为君挥翰日,束书正我朝京时。

吁嗟二人本同里,羃羃馀阴接桑梓。几乘蜡屐蹋春泥,亦棹兰舟泛秋水。

君家实住小屿西,山田日日催耕犁。草庐年来卧不住,致身却向黄金台。

当时青紫能拾取,清梦只今成栩栩。故国遥遮天姥云,谪居同听长淮雨。

凤诏新从天上传,君应早晚能归田。种柳重寻元亮宅,说稼好诵坡翁篇。

锦囊多诗总如玉,更有遗金买黄犊。扣角无为长夜歌,挂书莫向旁人读。

予知有计不自谋,砚田禾黍无时收。何得西村一相遇,烂醉白酒黄鸡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