赏析 注释 译文

采蘋

先秦佚名

于以采蘋?南涧之滨。于以采藻?于彼行潦。
于以盛之?维筐及筥。于以湘之?维锜及釜。
于以奠之?宗室牖下。谁其尸之?有齐季女。
赏析

  此诗叙述的是少女临出嫁前庄重严肃地准备祭品和祭祀的情况,详实地记载了祭品、祭器、祭地、祭人,反映了当时的风尚习俗。

  根据文献可以知道,在古代,贵族之女出嫁前必须到宗庙去祭祀祖先,同时学习婚后的有关礼节。这时,奴隶们为其主人采办祭品、整治祭具、设置祭坛,奔走终日、劳碌不堪,这首诗就是描写她们劳动过程的。全诗三章,每章四句。首章两问两答,点出采蘋、采藻的地点,次章两问两答,点出盛放、烹煮祭品的器皿,末章两问两答,点出祭地和主祭之人。

  俗话说:“上供神吃,心到佛知。”这些普普通通的祭品和繁琐的礼仪,却蕴积着人们的寄托和希冀,因而围绕祭祀的一切活动都无比虔诚、圣洁、庄重,正如《左传·隐公三年》所说:“苟有明信,涧溪沼沚之毛,蘋蘩蕰藻之菜,筐筥錡釜之器,潢污行潦之水,可荐于鬼神,可羞于王公。”因此,诗人不厌其烦,不惜笔墨,层次井然地叙写祭品、祭器、祭地、祭人,将繁重而又枯燥的劳动过程描写得绘声绘色。

  这首诗的艺术魅力主要源于问答体的章法,而其主要构成因素就是五个“于以”的运用。全诗节奏迅捷奔放,气势雄伟,而五个“于以”的具体含意又不完全雷同,连绵起伏,摇曳多姿,文末“谁其尸之,有齐季女”戛然收束,奇绝卓特,烘云托月般地将季女的美好形象展现给读者。

猜您喜欢

戏题四老堂十首 其七

宋代张守

系舟长傍柳堤阴,曳杖时穿竹径深。薙草浇花课僮仆,更无馀事可关心。

白雪曲十首 其五

明代何景明

梅花开雪中,相看斗奇绝。常教雪似花,莫遣花成雪。

十五夜万安道中玩月

明代郭谏臣

中秋佳节今宵是,远驾孤槎客里逢。霁景烟消秋湛湛,晴空月射水溶溶。

白榆花浸银河冷,丹桂香浮玉露浓。犹记当年湖上饮,清光遥映二高峰。

道情十首 其六

清代郑燮

尽风流,小乞儿,数莲花,唱竹枝,千门打鼓沿街市。

桥边日出犹酣睡,山外斜阳已早归。残杯冷炙饶滋味,醉倒在、回廊古庙,一凭他、雨打风吹。

乾元真歇数约他日同庵居

宋代吕本中

与君俱自走天涯,何处云山不是家。城市少留真梦事,林泉高卧亦空花。

久无佳句彫肝肾,漫有微言到齿牙。他日一庵如可必,愿分斋罢半瓯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