赏析 注释 译文

点绛唇·夜宿临洺驿

清代陈维崧

晴髻离离,太行山势如蝌蚪。稗花盈亩,一寸霜皮厚。
赵魏燕韩,历历堪回首。悲风吼,临洺驿口,黄叶中原走。

纪游 写景 抒怀 感慨
赏析

  《点绛唇·夜宿临洺驿》是一首纪游怀古词。“临洺驿”在今河北省永年县,离邯郸市很近,是“古称多感慨悲歌之士”(韩愈《送董邵南游河北序》)的燕赵之地。上阕写登览所见。首二句当是傍晚斜日下远眺太行山的情景一峰峦攒聚。峰如髻,在晴日光照下清晰入目,这是凝视的感觉。当视线扫射呈散点横延时只觉山势起伏蜿蜒,游移如蝌蚪。几句粗笔点画,境界阔大而苍凉。动静相合,以动写静。词一起首就出气势,正好向怀古之情过渡。“稗花”二句是近看,视线下沉。稗花指杂草,望中犹若一层厚霜铺在地面。“盈亩”,意思是一片片有广度感;“一寸”是泛言厚度。田野本应是庄稼物,而今却是“稗花”一片,秋色原应呈绚烂状,可现在灰白迷蒙眼帘映入的是如此单调的色彩。这是写眼前景,但此景呈现的是萧瑟悲凉之感,同时勾出的也是心中情远山雄峙,绵延成势,乃自然之景,山河依然,并不随沧桑剧变而减其势;田亩破败稗花遍地是社会之貌,山河易主,一切都没有从战乱中苏复。

  下阕写登临怀古,只用二句略透心绪。“堪回首”三字,当作反诘语气读,即不堪回首。细味又并非历史岁月的不堪回首而是历史与现实的对比令人觉得不堪回首。两句表达的是一种失落惆怅的情怀。“悲风吼”三句则紧扣北地霜风,因其风向南故云“黄叶中原走”。这“吼”既是西风怒吼,更是词人心里的悲吼。作者把千头万绪、百折千绕的郁闷、慨叹、愤怨、怅惘、困惑、迷茫等等全都裹进了这一“吼”中。结句“黄叶中原走”所构成的境界更是呈现出大地茫茫、寥阔迷离、一切都在黄叶乱舞随风旋走的色调中。这是景色,也是心态。词人的怀古,似已通感于自然一时“狂飙为我从天落”,令结拍极具神韵。

  从全词来看,上阕全着墨于写现实之景,下阕首句写过去之景,结句写现实之景,一古一今。以过去来映衬现实,加强了词的苍凉深沉感,体现了陈维崧词的豪放特色。全词以写景为主,但抒情渗透于写景中,具有十分强烈的抒情性。词中未提到任何具体的历史事件,也没有明言任何具体的历史鉴戒。内容相当含混,同时也留下了很多想像的空间。

陈维崧

陈维崧

陈维崧(1625~1682)清代词人、骈文作家。字其年,号迦陵。宜兴(今属江苏)人。清初诸生,康熙十八年(1679)举博学鸿词,授翰林院检讨。54岁时参与修纂《明史》,4年后卒于任所。 ► 所有诗文

猜您喜欢

李太史本宁督学关西以得与于鳞后先自喜责诗为赠 其二

明代王世贞

被紫横金三十余,清芬藉甚满衿裾。欲知绛帐传来业,尽是青藜读后书。

日出终南无隐豹,春回河曲有腾鱼。他时倘遇登龙客,为道膺门古不如。

晚亭逐凉

唐代白居易

送客出门后,移床下砌初。趁凉行绕竹,引睡卧看书。
老更为官拙,慵多向事疏。松窗倚藤杖,人道似僧居。

热河启跸之作

清代弘历

大狝乘秋贵及时,朝来清跸启云逵。一天霁景浮轻爽,几曲寒流溯远涯。

龙塞风光看迤逦,鸡翘仪卫发葳蕤。仙庄漫惜馀吟兴,归辔寻题讵是迟。

小舟枕上

宋代邹浩

船头钻入北来风,继日连宵闭短篷。多少峰峦多少意,一齐收在枕屏中。

赠天台禅鉴

宋代黄裳

逸兴东西自难卜,快可追风白花足。巾飘飘,蓑蔌蔌。

每引三杯通道瓢,即陈一阕离尘曲。独忘怀,人注目。

恐是秦渔来混俗,落花流水难拘束。几度桃花春又复,戏玩人生荣与辱。

石火光中寄此生,故山休问归迟速。东秦别后无行踪,忽见回辕自西蜀。

二十光阴一转头,新白已能班旧绿。偶怀起灭寒生粟,盖亦超然坐观独。

便望云山归去来,无生之师在岩谷。由禅而入从真修,休效诸山编语录。

如来藏里磨尼珠,走上玉炉光断续。螺髻明,鹊巢惊。

向死生中脱死生,象罔得之方始灵。扫除物我双何有,怀抱乾坤一混成。

十三位上窥忧喜,正法眼开无处避。是时人道真仙子,方尚图中旧行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