赏析 注释 译文

高冠谷口招郑鄠

唐代岑参

谷口来相访,空斋不见君。
涧花然暮雨,潭树暖春云。
门径稀人迹,檐峰下鹿群。
衣裳与枕席,山霭碧氛氲。
写景 访友 抒情 隐居
赏析

  此诗前两句“谷口来相访, 空斋不见君”点明事由,作者来到高冠谷口来拜访朋友,却只见空屋不见人影。大概正因为未见人,就更留意谷口的风景和幽静的环境。“涧花然暮雨,潭树暖春云”,山涧的花在暮雨之中红艳似火,潭边的树为春云笼罩暖意顿生,着实迷人;“门径稀人迹, 檐峰下鹿群”,门前的小径人迹罕至,靠近屋檐的山峰上常跑来鹿群,何其幽静。“衣裳与枕席, 山霭碧氛氲”,屋子里的衣裳和枕席,全被碧色的山雾弥漫侵吞,他的乐于隐居之情溢于言表。

  从“谷口”、“涧花”、“暮雨”、“潭树”、“春云”、“檐峰”、“鹿群”、“山霭”等意象,可以看出郑鄂居住地虽然偏僻幽深,却环境优美、高雅、温馨而富有生机,又人人迹稀少和雾气氤氲中可看出郑鄂是隐居山中,过着恬淡闲适生活的隐者。

  此诗颇见出岑参写景绘物的不俗功力。诗人艺术嗅觉的灵敏及善于捕捉平凡景物中独特的意蕴,于此诗中得到很好的展现,同时也表现出诗人好新奇巧妙的想象的审美意趣。如三、四句“然”、“暖”二字,即构思巧妙,新人耳目,沈德潜评其“工于烹炼”(见《唐诗别裁》卷十),甚是。全诗优美清幽的环境刻画,渗透着诗人对田园野趣、隐逸生活的追慕和神往,而这种情感又不露声色地隐含在诗人对自然风光细致独特的描写中,这又是岑参诗歌的特色之一。

岑参

岑参

岑参(约715-770年),唐代边塞诗人,南阳人,太宗时功臣岑文本重孙,后徙居江陵。[1-2] 岑参早岁孤贫,从兄就读,遍览史籍。唐玄宗天宝三载(744年)进士,初为率府兵曹参军。后两次从军边塞,先在安西节度使高仙芝幕府掌书记;天宝末年,封常清为安西北庭节度使时,为其幕府判官。代宗时,曾官嘉州刺史(今四川乐山),世称“岑嘉州”。大历五年(770年)卒于成都。 ► 所有诗文

猜您喜欢

示从侄茂

宋代易祓

万事皆从忙处错,寂然不动乃能通。
君看开济规模事,却属南阳高臣翁。

奈良三笠山

当代老舍

阿倍当年思奈良,至今三笠草黄。
乡情莫问天边月,自有樱花胜洛阳。

寄赠龙兴诸寓公四首 其二

元代郭钰

抽毫史馆会鸣珂,老去光阴又几何。苏武不缘持节苦,胡姬啸子愧人多。

次雪舟进退韵

宋代胡仲弓

谁肯因贫卖宝刀,半生湖洚分蹉跎。
春回池草吟魂觉,月在梅花瘦影高。
旅况又随年事长,交情偏耐岁寒多。
顶斯标格逢人说,读到新诗语更骚。

中秋赏月 其二

明代邹智

天地中间共倚楼,夜深犹自挽衣留。白榆丹桂端谁见,玉兔银蟾莫浪求。

活水照人真宝鉴,浮名于我本虚舟。诗逢大将应难敌,况拥雄兵据上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