赏析 注释 译文

相见欢·微云一抹遥峰

清代纳兰性德

微云一抹遥峰,冷溶溶,恰与个人清晓画眉同。
红蜡泪,青绫被,水沉浓,却与黄茅野店听西风。
赏析

  秋色浓郁,远山连绵,一抹淡淡的云彩,笼罩在远山周围。秋气乍起,升起一阵阵凉意。远山、微云,似乎也冷溶溶如水。这般景致,与作者所思恋的那位女子在清早画眉相像。清晨微凉,一派凄美销魂,是那一豆残焰也令蜡烛顾影自怜,起了思念,不然它如何会流下殷红的泪水来,沾湿自己的全身。青色丝被任它不整,也不管它可否盖在身上,沉水香袅绕出浓浓的香烟。这般景致,却如何只我一人独自念想。猛地回头,仍旧独自在这野店茅屋中听得西风一阵紧、一阵严。

  词的上阕借景物起兴,抒发离情。词人在旅途之中见到了那被一抹微云遮掩着的远山,恰似清晨闺中妻子梳妆时所描画出的蛾眉,不由得开始怀念家中的妻子。

  下阕以“红蜡泪”三句描绘想象中妻子孤独凄清的情景。妻子正独守空闺,对着红烛沉香,孤寂难眠;而此时的自己却停宿在这荒村野店中,耳畔西风猎猎,卧听西风,怎能不凄迟伤感,孤清寂寞?寥寥数笔,兼写了妻子和自己的孤寂之情,哀怨至极。

  这首词意象选用亦颇为着力,词整体的意象“温度”有一番清凉微冷的感觉,情感上则营造了一种悲哀的秋氛。意象呈现方式也是素描与工笔结合。素描如:微云一抹,雾岚菲薄,山如眉黛,斯人独立,黄昏野店,秋叶西风;工笔如:红烛泣泪,青绫不整。意象上,觉出了它“温度”的冷,情思上,读之则感同身受,纳兰词的“真”,其感染力便是如此淋漓痛彻。

纳兰性德

纳兰性德

纳兰性德(1655-1685),满洲人,字容若,号楞伽山人,清代最著名词人之一。其诗词“纳兰词”在清代以至整个中国词坛上都享有很高的声誉,在中国文学史上也占有光采夺目的一席。他生活于满汉融合时期,其贵族家庭兴衰具有关联于王朝国事的典型性。虽侍从帝王,却向往经历平淡。特殊的生活环境背景,加之个人的超逸才华,使其诗词创作呈现出独特的个性和鲜明的艺术风格。流传至今的《木兰花令拟古决绝词》——“人生若只如初见,何事秋风悲画扇?等闲变却故人心,却道故人心易变。”富于意境,是其众多代表作之一。 ► 所有诗文

猜您喜欢

如梦令 其二 欲别

清代王士禄

欲别玉人归去。细雨廉纤薄暮。红烛静愔愔,好共绿窗幽语。

且住。且住。衾润紫沉浓炷。

忆母

明代殷奎

底事别离苦,忽当贫贱年。晨昏三载隔,梦寐五更连。

老泪寒灯下,愁容暗镜前。此冤无乃酷,焉得问高天。

继愚轩和党承旨雪诗二首 其一

金朝元好问

今古几诗人,扰扰剧毛粟。吾爱陶与韦,泠然扣冰玉。

大雅久不作,闻韶信忘肉。求音扣寂寞,一叹动邻屋。

水风清鹤梦,月露洗蝉腹。白头两遗编,吟唱心自足。

谁为起九原?寒泉荐芳菊。

渡江舟中示儿逊

清代赵执信

海日江烟弄晓晴,渔舟斜引乱帆轻。旧游如醉三年觉,豪气和潮一昔平。

勋业已甘充水手,儿童但解问山名。岂知摇落西风候,庾信频来赋未成。

百丈山六咏 其五 西阁

宋代朱熹

借此云窗眠,静夜心独苦。安得枕下泉,去作人间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