赠崔立之(以下十五首见《外集》)

唐代韩愈

昔年十日雨,子桑苦寒饥。哀歌坐空室,不怨但自悲。
其友名子舆,忽然忧且思。搴裳触泥水,裹饭往食之。
入门相对语,天命良不疑。好事漆园吏,书之存雄词。
千年事已远,二字情可推。我读此篇日,正当寒雪时。
吾身固已困,吾友复何为。薄粥不足裹,深泥谅难驰。
曾无子舆事,空赋子桑诗。
韩愈

韩愈

韩愈(768~824)字退之,唐代文学家、哲学家、思想家,河阳(今河南省焦作孟州市)人,汉族。祖籍河北昌黎,世称韩昌黎。晚年任吏部侍郎,又称韩吏部。谥号“文”,又称韩文公。他与柳宗元同为唐代古文运动的倡导者,主张学习先秦两汉的散文语言,破骈为散,扩大文言文的表达功能。宋代苏轼称他“文起八代之衰”,明人推他为唐宋八大家之首,与柳宗元并称“韩柳”,有“文章巨公”和“百代文宗”之名,作品都收在《昌黎先生集》里。韩愈在思想上是中国“道统”观念的确立者,是尊儒反佛的里程碑式人物。 ► 所有诗文

猜您喜欢

夏夜感时

清代费墨娟

漏滴铜壶近四更,月华冷淡夜凄清。当阶萤火低回乱,绕屋虫声断续鸣。

常叹神州多劫难,有怀时局似残枰。近来每问兴亡事,难任伤心念众生。

春日杂兴二十七首 其七

明代陆深

重重帘幕护馀寒,拓得兰亭映日看。颇觉近来诸念尽,偏于笔砚遣犹难。

将赴湖南湖上别皇甫曾

唐代刘长卿

此去君何恨,南行我更遥。东西湖渺渺,离别雨潇潇。

绿水通春谷,青山过板桥。浔阳如枉棹,千里有归潮。

秋娘曲京师菊部杜云红善秦声奏技中和园为怨众所排转徙塞外予独因之有漂泊之感为作此曲

清代黄节

九城歌管呕哑喧,一月不踏中和园。秋娘妙曲众弗贵,世间美恶宁足论。

春宵深雪对桦烛,沉吟为作秋娘曲。信是无聊亦有涯,漫引秋思入弦轴。

浣花有女出津沽,垂髫出上红氍毹。向人妮妮儿女语,清于调舌黄莺雏。

四岁能歌弱能舞,穆曹为师幼孤苦。学成肯向泣春风,自有惊人人未许。

转徙张垣复上京,渐令燕赵闻其名。时流为纂云红集,翻作梨园断肠声。

秦声直继陇西沉,已使龟年泪沾颔。掩抑初如猿狖鸣,倏若微风动葭菼。

本来秦声恶激刺,转折抑扬易伤气。敛气四弦断复连,浮云柳絮随天地。

当其抗歌方上场,喧啾百鸟孤凤凰。座中有客辄三叹,念奴能勿愁诸郎。

绝技谁知天果吝,朝月欢娱暗生叹。回头不采山上蘼,遂至人间有恩怨。

蛾眉谣诼渐纷纭,昔日丝桐今日焚。四筵顾曲谁相藉,夜半巾车去五云。

是时寒柝摧残腊,旧苑沉沉马馺馺。一客听歌犯雪行,蜡尽弦僵重呜唈。

我来宣南垂五年,看花日日相流连。自从南归送诸大,独行不到寒葭前。

剩与歌扬日再过,坐使景光疾如驮。今朝忽动羁旅心,谓善歌者无知音。

秋娘如此亦飘泊,城南春树将成阴。

和吴翁晋梅花诗十三首 其十二

明代邓云霄

凌风却月尽荒邱,何逊多情恋旧游。借问弄珠来洛浦,能如骑鹤上扬州。

年年春到催花发,处处风吹逐水流。回首别离心欲折,数声长笛倚危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