赏析 注释 译文

采桑子·辘轳金井梧桐晚

五代李煜

辘轳金井梧桐晚,几树惊秋。昼雨新愁,百尺虾须在玉钩。
琼窗春断双蛾皱,回首边头。欲寄鳞游,九曲寒波不泝流。
秋天 写景 抒情 思念
赏析

  上片写景,先点出“辘轳”、“金井”、“梧桐”三物,不单是写实,也都有寓意。辘轳是井上汲水的工具,汲水是女子之事,故井边常常是女子的怀人之所。辘轳的循环滚动又与思念的辗转反复相通,摇着辘轳,情思缠绵,往往是诗词之中女子思情的象征。古代的井边多种梧桐,“一叶知秋”,秋来梧桐叶儿黄,故梧桐是常见的悲秋意象。这三者位置相关,意义相通,常常被联系到一起来写女子的秋思,如吴均的“玉栏金井牵辘轳”,王昌龄的“金井梧桐秋叶黄”,与这里的“辘轳金井梧桐晚”,都是同一个意思。不过,李煜的表达更精巧一些,他在句中强调了一个“晚”字。“晚”可以指黄昏,暗示了从早到晚的期盼,有“黄昏望绝”之意。“晚”也可以指秋深,突出梧桐叶黄陨落的形象,令人联想岁华流逝、青春不再而引出悲哀。故接下来的“几树惊秋”,本来是写人在惊秋,却道以“树惊秋”;写情就更婉转,更深沉,并使萧瑟的秋景与女子的伤情融合到了一起。“昼雨如愁”引出人物。说是“昼雨”,可见是下了一天还没有停的雨。而这雨是小雨,丝雨,纷纷扬扬,飞飞洒洒,就如同弥漫在人心中的忧愁一样,无边无际,无休无止。“百尺虾须在玉钩”,是说精美的竹帘挂在钩上,暗指人的遥望,下启“回首边头”,景物描写也就由室外转入了室内。

  下片抒情,以“琼窗”承接上片的“百尺虾须”,过渡十分自然。这里的“春断”,要分作两层意思来理解。一是说春去秋来,时光流逝,岁华渐老,青春不再复返,故日“断”。一是说远人无消息,任凭思念,深情不得传达,“肠断白萍洲”(温庭筠),“春断”也就是“情断”。这两层意思相辅相映,都在表现思念之深,于是而有“双蛾”之皱,有“回首”之举,有“欲寄”之事,更用一连串的动作写出思念之切。由皱眉,到遥望,到“欲寄鳞游”,思念的感情渐进深化,写出女子终于决定要以主动的诉说去打动对方的心,以唤回心爱的人。可是,“九曲寒波不湃流”。山高水寒路曲折,纵使信写出,何人可传寄?何处可投递?无奈之极。可越是无奈,越见情深。

  全词以意融景,一系列景象有机地融成一幅饱含秋意、秋思的风景画,画中有人,人外有秋,秋内有思,秋风秋雨关秋思,离情别恨联秋怨,写得婉约蕴藉,回味悠长。后人马致远之《天净沙·秋思》颇得其婉约韵致。

李煜

李煜

李煜,五代十国时南唐国君,961年-975年在位,字重光,初名从嘉,号钟隐、莲峰居士。汉族,彭城(今江苏徐州)人。南唐元宗李璟第六子,于宋建隆二年(961年)继位,史称李后主。开宝八年,宋军破南唐都城,李煜降宋,被俘至汴京,封为右千牛卫上将军、违命侯。后因作感怀故国的名词《虞美人》而被宋太宗毒死。李煜虽不通政治,但其艺术才华却非凡。精书法,善绘画,通音律,诗和文均有一定造诣,尤以词的成就最高。千古杰作《虞美人》、《浪淘沙》、《乌夜啼》等词。在政治上失败的李煜,却在词坛上留下了不朽的篇章,被称为“千古词帝”。 ► 所有诗文

猜您喜欢

闭关

唐代白居易

我心忘世久,世亦不我干。遂成一无事,因得长掩关。
掩关来几时,仿佛二三年。著书已盈帙,生子欲能言。
始悟身向老,复悲世多艰。回顾趋时者,役役尘壤间。
岁暮竟何得,不如且安闲。

说潮五古十七首 其十七

清代丘逢甲

中原忽龙战,九族开闽关。吾丘自固始,举族来莆田。

有宋鸿胪卿,数典乃吾先。巍巍枢密公,于潮为始迁。

梅溪铭公墓,琴山霭春烟。有子梅州守,归养娱亲前。

若赵若王古,投赠多诗篇。想见与居游,论道皆名贤。

三传韶佥判,宗牒曾手编。碧血老殉义,宋日沈虞渊。

维时方乱离,族散闽越间。或近籍保昌,或远居琼山。

吾祖佥判弟,实隐鄞江边。孙枝日以茂,江楚多绵延。

吾宗著石窟,一水梅潮连。精舍寻金山,扫墓来故阡。

遥遥三十世,已阅七百年。别派出承旨,棣萼春风联。

述祖非无人,谱牒多不全。安知台海客,东风引回船。

居潮而言潮,稽古为悠然。先畴尚可服,旧德犹能传。

东南此雄镇,保世心拳拳。

浒墅铺舟中

明代吴与弼

一席中流快好风,平畴时喜看吴农。推篷细话园林趣,总在乾坤生意中。

野望

宋代刘敞

重阳去寥落,小雪碧苍茫。兽起骇枯草,鸟归横夕阳。

薄云低引白,衰菊暗消黄。伫立何为久,怆人非故乡。

同潜道人登会稽山谒禹陵

清代俞明震

漾舟寻禹穴,百里同春风。桑麻翳平野,钩画千渠通。

蕞尔海东隅,乐利神所钟。千山拥藜杖,扶我入清雄。

俯惊岩壑奇,始悟积水空。在德非馨香,辟此五亩宫。

幽怀忽整肃,万籁皆笙镛。烟云到海尽,浩荡思神功。

道人精地学,纵览登炉峰。桑田变沧海,此理焉能穷。

滔天来日难,蚁磨随西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