咏双杏子其核亦然

宋代梅尧臣

子核成双杏,将寄同心人。
定栖鸳鸯魄,为物岂无因。
梅尧臣

梅尧臣

梅尧臣(1002~1060)字圣俞,世称宛陵先生,北宋著名现实主义诗人。汉族,宣州宣城(今属安徽)人。宣城古称宛陵,世称宛陵先生。初试不第,以荫补河南主簿。50岁后,于皇祐三年(1051)始得宋仁宗召试,赐同进士出身,为太常博士。以欧阳修荐,为国子监直讲,累迁尚书都官员外郎,故世称“梅直讲”、“梅都官”。曾参与编撰《新唐书》,并为《孙子兵法》作注,所注为孙子十家著(或十一家著)之一。有《宛陵先生集》60卷,有《四部丛刊》影明刊本等。词存二首。 ► 所有诗文

猜您喜欢

玉城十景为侍御泾邑叶公赋 其六 柏坞飞霜

明代胡应麟

翠盖亭亭绣作衣,虬髯龙甲互相依。风棱恍惚台端见,霜色参差柱后飞。

东沈作宾

清代夏炜如

不许吴生独擅场,小移画舸到江乡。王摩诘具仙禅理,郑广文多翰墨香。

时拟整巾亲北海,却愁消瘦恼东阳。破山花木关怀久,能否联吟青豆房。

同远生中丞入虔道上杂作 其四

清代钱澄之

磨盾非吾事,看山似夙游。笋舆千壑转,官路万松稠。

雾散溪声骤,鸟鸣新雨收。无劳讯候吏,风物是汀州。

彦时过永和见和拙句辄复次韵以发一笑

宋代朱松

老谂不下床,胸次纷黑白。弥明亦强项,得句鼾负壁。

相逢复何事,一笑万虑寂。新诗追旧韵,俯仰见笔力。

何时折铛傍,鼎坐无主客。区区竟何补,斗粟真自役。

宋代何颉之

晓风熏麝馥,秋露染鹅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