赏析 注释 译文

战城南

两汉佚名

战城南,死郭北,野死不葬乌可食。
为我谓乌:且为客豪!
野死谅不葬,腐肉安能去子逃?
水深激激,蒲苇冥冥;
枭骑战斗死,驽马徘徊鸣。
梁筑室,何以南?何以北?
禾黍不获君何食?愿为忠臣安可得?
思子良臣,良臣诚可思:
朝行出攻,暮不夜归!

乐府 战争 民歌
赏析

  “战城南,死郭北,野死不葬乌可食。”城南、郭北,互文见义,是说城南城北,到处都在进行战争,到处都有流血和死亡。抒写一场激烈的战事,起句刚叙及“战”,便径接以“死”,而对士卒杀敌的悲壮场景,不作一语描述。战争过后,大地上横七竖八,躺满了尸体,成群的乌鸦,“呀呀”地叫着,争啄着这些无人掩埋的战士。面对这样的惨状,谁都不能不惊心动魄。

  “为我谓乌:且为客豪!野死谅不葬,腐肉安能去子逃!”这可以理解为是诗人请求乌鸦在啄食之前,先为这些惨死的战士大声恸哭;也可以理解为死去的战士为自己请求乌鸦在啄食之前,先为他们悲鸣几声。

  “水深激激,薄苇冥冥”两句,通过景物描写,进一步渲染战场荒凉悲惨的气氛。清凉的河水流淌着,茫茫的蒲苇瑟瑟着,似乎在向人们哭诉着战争的灾难。“枭骑战斗死,驽马徘徊鸣。”突然,一声战马的长嘶,引起了诗人的注意:它身受重伤,已经不中用了,但仍然徘徊在死去的勇士身旁,悲鸣着不肯离去。表面上,是对战场上的景物作客观叙写,但这些景物,却是经过诗人严格挑选了的典型画面,无一不寄托着诗人深沉的感情在内。

  “梁筑室,何以南,何以北?禾黍不获君何食?愿为忠臣安可得?”这里,不只是对眼前战场的情景进行描述,而是把眼光移向了整个社会:战争不仅驻把无数的兵士推向了死亡的深渊,而且破坏了整个社会生产,给人民的生活带来了深重的灾难。

  最后四句,诗人抒发了对死难士卒的哀悼之情。“思子良臣,良臣诚可思。”“子”和“良臣”在这里是同位语,指那些牺牲了的战士。诗人饱含感情,用一个“诚”字,倾吐了自己内心的悲痛。“朝行出攻,暮不夜归。”感叹战士一去不复返,语句极其沉痛,引起人莫大的悲哀。结尾两句同开头勇士战死遥相呼应,使全诗充满了浓重的悲剧气氛。

  这是反映社会现实的诗歌,但诗中运用了浪漫主义表现手法。歌辞中死人居然说话了,这就是浪漫主义表现手法的例证。

猜您喜欢

春日杂言二首 其二

宋代唐庚

庭前杨柳枝,春来蔚然绿。老翁鬓边青,已去不可复。

举杯属春风,此理竟如何。转首飞杨花,春风自蹉跎。

绝句

明代吴与弼

竹户风光软,花轩清昼迟。苍苔人迹绝,净几独吾伊。

默坐偶成 其三

宋代郑清之

睡魔勾引鹤投林,书债中抛笔似瘖。尚有乌髭赢白发,拟寻朱汞养黄金。

寸机解起千疆亩,一息能藏万古今。尘世何人是知己,推窗明月正当心。

题单令双清阁

宋代胡寅

中扃有天游,一室四海见。
倘无空虚地,六凿互争战。
琴堂故萧爽。向也正墙面。
棘茨莽蒙蔽,鼷鼠纷旋转。
划除资豁达,顿觉云水眩。
瞰临幽阁出,率略重营缮。
从容五六客,尚得摇歌扇。
西山隔雉楼,佛髻三两现。
渺然宜北望,深碧湛芳蒨。
群峰涌翠浪,远迩相明绚。
珍禽知几种,演漾花雪片。
有时惠风来,轻皱蹙霜练。
最怜明月夜,酒渴光可咽。
主人蔼优政,不愧宓子贱。
挠之莫能浊,聊用青白燕。
心澄迹自洁,眼静照还遍。
他年腾踏去,回观等邮传。
只今檐前渌,但足注诗砚。
予方混泥涂,每愧陪高宴。
更书梁栋间,何以贲花县。

读书台

明代练子宁

闲抱瑶琴访百花,上人还与论三车。能分香积厨中饭,惯煮孤山雨后茶。

洗墨池荒秋草合,读书台古夕阳斜。壁间正好题诗句,留取他年护绛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