赏析 注释 译文

南乡子·自述

宋代苏轼

凉簟碧纱厨。一枕清风昼睡馀。睡听晚衙无一事,徐徐。读尽床头几卷书。
搔首赋归欤。自觉功名懒更疏。若问使君才与术,何如。占得人间一味愚。
咏怀 生活 感慨
赏析

  上片写初秋的黄昏,苏轼在碧纱帐里一觉醒来,枕边微凉的秋风也吹不尽浓浓的睡意,于是继续躺在凉席之上,听外面公堂一片寂静,他知道这意味着今晚不用上堂处理公事了。这是一个清闲的黄昏。“一枕清风”是苏轼比较喜欢用的一个词组和意象,诗里多次用到。它把晚风吹拂下那种清爽而又舒畅的困意表达得淋漓尽致。“卧听”二字表现出苏轼起床的慵懒和悠闲,也说明他早就料到今天“无一事”的状况了。这里实是反用古人之意,古人常用“晚衙”来叹息公务繁忙,而苏轼却道“卧听”“无一事”,一种超脱的感觉就上来了,于是他徐徐起身,半躺半靠着看起了床头的书卷。这里一个“尽”字,再次把这种悠闲无止境放大,拉长。

  下片开始议论,“归欤”二字直接点明了议论的主题,也就是他心中追求功名与早日归隐二者之间的矛盾。“自觉”句表面上是一种自嘲,说自己对功名日渐疏懒,但实际上却是一种窃喜,窃喜自己终于能够看破功名,心无挂碍了。正式由于这种无挂碍的心态,当别人问及“使君”的才学时,苏轼才能通达、释然而略带自嘲地说自己是“占得人间一味愚”。言外之意,在他看来,是否有才学并不重要,但自己到现在才看破功名,这才是真的“一味愚”。整个下片议论,表面上看都是自嘲,在贬低自己,实际却是在表达一种摆脱尘世功名束缚的愿望,同时也是在庆幸自己已经慢慢摆脱了这些束缚。

苏轼

苏轼

苏轼(1037-1101),北宋文学家、书画家、美食家。字子瞻,号东坡居士。汉族,四川人,葬于颍昌(今河南省平顶山市郏县)。一生仕途坎坷,学识渊博,天资极高,诗文书画皆精。其文汪洋恣肆,明白畅达,与欧阳修并称欧苏,为“唐宋八大家”之一;诗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艺术表现独具风格,与黄庭坚并称苏黄;词开豪放一派,对后世有巨大影响,与辛弃疾并称苏辛;书法擅长行书、楷书,能自创新意,用笔丰腴跌宕,有天真烂漫之趣,与黄庭坚、米芾、蔡襄并称宋四家;画学文同,论画主张神似,提倡“士人画”。著有《苏东坡全集》和《东坡乐府》等。 ► 所有诗文

猜您喜欢

周涛权宰大冶,以湖光亭诗见寄,因和之

宋代金君卿

面揖清光万顷陂,满檐秋色曙阴微。回环远岫烟中辨,片段闲云镜里飞。

富冶地饶民讼简,洞庭风便客舟稀。知君已厌江山思,亭下行吟日望归。

拟寒山寺 其十八

宋代释怀深

忽闻贼杀人,吞声眉已皱。不知杯中羹,甘肥自何有。

汝身既怕死,物命亦爱寿。彼此莫相杀,且要无身后。

题郑州吴峻卿刺史扬州纪游诗集二首 其二

清代张洵佳

小金山下踏春行,一颗明珠掌上擎。清似梅花轻似柳,可怜飞燕不如卿。

答林子山见寄山中

明代周玄

百年心事共悲欢,浮世风波梦里看。
洛下青山相忆久,郢中白雪独酬难。
将春野路孤莺早,乍雨江城半夜寒。
自愧五陵空学剑,侯门谁复识冯欢?

戏留次褒三十三弟

宋代晃冲之

白下春泥尚未乾,汴流更待小潺湲。
不知汝定成行不,寒食今无数日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