赏析 注释 译文

翻香令·金炉犹暖麝煤残

宋代苏轼

金炉犹暖麝煤残。惜香更把宝钗翻。重闻处,余熏在,这一番、气味胜从前。
背人偷盖小蓬山。更将沈水暗同然。且图得,氤氲久,为情深、嫌怕断头烟。
怀人 妻子 思念
赏析

  上片,写灵柩前的烧香忆旧情景。第一句用了主谓语忆旧。忆当年,每天祝福的烧香的“金炉”暖气犹存,伴读时的“麝煤”已是所剩无几了。第二句用递进句忆旧。忆当年,君“借香”希望香气长留身边。更为可贵的是,用“宝钗”将那残余未尽的香翻动,让它全部燃烧完毕。最后四句用叙述的语言写现实。“重闻”那个地方,“余熏”还存在。“这一番气味”远远超过了从前的烧香祝福。整个上片饱含着浓烈香气,以象征着苏轼与王弗昔日幸福绵绵。

  下片,描叙殡仪式上精心添香及其忠诚心态。第一、二句写感情上的隐私:“背人偷盖”着小蓬山式的香炉,再把沉香木加进去,和燃烧着的香料一同暗暗燃烧。这是为了什么,最后几句,从两层意思上作了回答:一是“且图得,氤氲久”;二是“为情深,嫌怕断头烟”。尽管“嫌怕断头烟”是陈旧习俗,但反映了苏轼对妻子王弗矢志不渝的忠贞爱情。

  全词,从表面上来看是咏一个妇女焚香,羞怯的希望香气溜得更长久,以象征幸福绵绵。实则是苏轼从妻子王弗平日生活里的习惯角度,表达出对妻子的思念之情。就香炉焚香、今昔对比之景来怀念王弗。“背人偷盖小蓬山”,这一举动,虽极微小,但典型地刻画了苏轼的虔诚专一爱情。“嫌怕断头烟”,不免含有封建迷信色彩,但从一个侧面更加强化了苏轼与王弗的深挚的生死之情。

苏轼

苏轼

苏轼(1037-1101),北宋文学家、书画家、美食家。字子瞻,号东坡居士。汉族,四川人,葬于颍昌(今河南省平顶山市郏县)。一生仕途坎坷,学识渊博,天资极高,诗文书画皆精。其文汪洋恣肆,明白畅达,与欧阳修并称欧苏,为“唐宋八大家”之一;诗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艺术表现独具风格,与黄庭坚并称苏黄;词开豪放一派,对后世有巨大影响,与辛弃疾并称苏辛;书法擅长行书、楷书,能自创新意,用笔丰腴跌宕,有天真烂漫之趣,与黄庭坚、米芾、蔡襄并称宋四家;画学文同,论画主张神似,提倡“士人画”。著有《苏东坡全集》和《东坡乐府》等。 ► 所有诗文

猜您喜欢

岁旦立春

宋代张镃

天心历数本相同,何事偏窥造化功。
苍震欲承乾健力,岁端春肇一时中。

自端溪入羚羊峡

清代胡慎仪

西行过端溪,放棹入谷口。千峰叠回环,一水何深浏。

沿津三五家,寥落依山阜。岩石凌空虚,相对如配偶。

老坑生奇质,鬼神日夕守。鸲鹆眼难逢,蕉叶贵清厚。

造琢付词人,文光直射斗。龙蛇惊毫端,烟云泼墨后。

举目眺两崖,苔铺虎豹走。俯耳聆渚宫,风激冯夷吼。

山川爽襟怀,笔砚吾良友。对此融心神,萧然出尘垢。

孤鸿一声来,魆地乡心陡。

和文与可洋州园亭三十咏 吏隐亭

宋代苏辙

隐居亦非难,欲少求易遂。
有意未成归,聊就茅檐试。

和景秋坪侍郎甘肃总督署拂云楼诗二篇 其二

清代谭嗣同

金城置郡几星霜,汉代穷兵拓战场。岂料一时雄武略,遂令千载重边防。

西人转饷疲东国,南仲何年罢朔方。未必儒生解忧乐,登临偏易起旁皇。

寄襄陵丁广文

明代薛瑄

风雪匆匆老岁华,往来三宿广文家。名香泛霭薰瑶席,书烛分光照紫霞。

别路迥惊汾水远,离情长绕晋山斜。多君凤穴风流在,拟向鹓班次第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