赏析 注释 译文

送人归京师

宋代陈与义

门外子规啼未休,山村落日梦悠悠。
故园便是无兵马,犹有归时一段愁。
赏析

  这首诗中有寄托、感慨、讽喻之意,有伤离感乱之情,同时对于现实表现了强烈的不满。

  此诗先是描写了门外子规鸟叫个不停,让人真切的感受到诗人强烈的故乡之思,然后又通过日落时分山村中那幽梦不断的场景的描写,暗示诗人被深重的痛苦所困扰。既然只是因为思念故土,而惆怅失意,当然要解除这一烦恼的最好方式是能回一次故乡。但摆在诗人面前的现实是:即便故园没有战火,但国土沦丧,南北分裂,已是亡国奴的诗人就是能回故乡也是颇为犯愁的事。送友归京,触景生情,心生忧国之愁。

  诗中“子规”意象的含义:思念故土,有家难归的悲伤。杜鹃鸟,俗称布谷,又名子规、杜宇、子鹃。传说为蜀帝杜宇的魂魄所化。常夜鸣,声音凄切,故借以抒悲苦哀怨之情。古诗中常出现“子规”这个意象。如“又闻子规啼夜月,愁空山”(李白《蜀道难》),“杜鹃啼血猿哀鸣”(白居易《琵琶行》),“可堪孤馆闭春寒,杜鹃声里斜阳暮”(秦观《踏莎行·郴州旅舍》),“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李白《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诗中“故园便是无兵马”与“犹有归时一段愁”两句看似矛盾,其实并不矛盾。这两句的意思是:即使家乡已无兵马战乱,但归家之路仍愁绪万千。愁是因为战争。诗人这两句看似矛盾的话,突出了诗人对战争留下的悲痛及现实的不满,表达了一种思念故土,有家难归的悲伤之情。

陈与义

陈与义(1090-1138),字去非,号简斋,汉族,其先祖居京兆,自曾祖陈希亮迁居洛阳,故为宋代河南洛阳人(现在属河南)。他生于宋哲宗元祐五年(1090年),卒于南宋宋高宗绍兴八年(1138年)。北宋末,南宋初年的杰出诗人,同时也工于填词。其词存于今者虽仅十余首,却别具风格,尤近于苏东坡,语意超绝,笔力横空,疏朗明快,自然浑成,著有《简斋集》。 ► 所有诗文

猜您喜欢

山月轩

明代王汝玉

九山有月明如镜,月色山光互辉映。君家故业隐山中,几度独吟秋夜静。

夜静山谷月倍明,看山对月有馀情。一轮艳彩河边树,数点螺鬟天际青。

自从来作京华客,何处却看山月色。凤凰台下晚春时,石头城畔凉秋夕。

新月还同旧月华,故山回首是天涯。但喜人生逢赏事,那知明月落谁家。

知君名纪神仙阙,桂子含香待攀折。行看直舍伫花阴,未许还山重对月。

宿直

宋代宋祁

三重仙阁道家山,寓直由来恧素餐。
漏近章沟先报暝,树连温省未知寒。
兰釭静对朱花结,芒帙闲披白蠹乾。
前膝正宜无夜召,贾生衰鬓仅胜冠。

谢王庶轲秀才见赠诸篇

宋代文同

览君山中诗,多有赠我篇。
感此意爱厚,使我将潸然。
世态日衰薄,交道君独全。
岂若贱丈夫,心丑貌甚妍。
我已婴组绶,君方傲林泉。
出处虽有殊,所乐同一天。

杨十一没后重登见山楼有感

宋代刘敞

平生交一臂,观化此山川。俯仰成陈迹,高低俱绝弦。

浮云杳何处,衰病兀萧然。扰扰红尘合,谁予慰目前。

闻昔岭事哭奠理斋四兄 其四

清代孙天宁

怜悯须知奉圣恩,英名千载死犹存。成仁不改威灵望,恨贼应为厉鬼吞。

异地丰碑来有绩,故园残屐去无痕。慰忠祠宇邻工部,岂负崎岖到蜀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