赏析 注释 译文

村居苦寒

唐代白居易

八年十二月,五日雪纷纷。
竹柏皆冻死,况彼无衣民。
回观村闾间,十室八九贫。
北风利如剑,布絮不蔽身。
唯烧蒿棘火,愁坐夜待晨。
乃知大寒岁,农者尤苦辛。
顾我当此日,草堂深掩门。
褐裘覆絁被,坐卧有馀温。
幸免饥冻苦,又无垄亩勤。
念彼深可愧,自问是何人。
赏析

  唐代中后期,内有藩镇割据,外有吐蕃入侵,唐王朝中央政府控制的地域大为减少。但它却供养了大量军队,再加上官吏、地主、商人、僧侣、道士等等,不耕而食的人甚至占到人口的一半以上。农民负担之重,生活之苦,可想而知。白居易对此深有体验。他在这首诗中所写的“回观村闾间,十室八九贫”,同他在另一首诗中所写的“嗷嗷万族中,唯农最辛苦”(《夏旱诗》)一样,是他亲眼目睹的现实生活的实录。

  这首诗分两部分。前一部分写农民在北风如剑、大雪纷飞的寒冬,缺衣少被,夜不能眠,过得十分痛苦,后一部分写作者在这样的大寒天却是深掩房门,有吃有穿,又有好被子盖,既无挨饿受冻之苦,又无下田劳动之勤。诗人把自己的生活与农民的痛苦作了对比,深深感到惭愧和内疚,以致发出“自问是何人?”的慨叹。

  古典诗歌中,运用对比手法的很多,把农民的贫困痛苦与剥削阶级的骄奢淫逸加以对比的也不算太少。但是,像此诗中把农民的穷苦与诗人自己的温饱作对比的却极少见,尤其这种出自肺腑的“自问”,在封建士大夫中更是难能可贵的。除对比之外,这首诗还具有这样几个特点:语言通俗,叙写流畅,不事藻绘,纯用白描,诗境平易,情真意实。这些特点都体现了白居易诗歌特有的通俗平易的艺术风格。

白居易

白居易

白居易(772年-846年),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又号醉吟先生,祖籍太原,到其曾祖父时迁居下邽,生于河南新郑。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唐代三大诗人之一。白居易与元稹共同倡导新乐府运动,世称“元白”,与刘禹锡并称“刘白”。白居易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有“诗魔”和“诗王”之称。官至翰林学士、左赞善大夫。公元846年,白居易在洛阳逝世,葬于香山。有《白氏长庆集》传世,代表诗作有《长恨歌》、《卖炭翁》、《琵琶行》等。 ► 所有诗文

猜您喜欢

大雪与俞少卿二首

宋代袁燮

由来腊雪兆年丰,新岁还应与腊同。
可喜三阳才应律,便看六出骤温空。
缄藏挚兽安林下,约束遗蝗入地中。
积至尺余犹未已,始知嘉政与天通。

和公相舟行即事韵

明代唐之淳

水面吴歌接楚歌,歌声不似水声多。卸帆摇橹过湖去,一路秋香生晚荷。

秋舟

明代郭辅畿

独向寒灯驻小舟,夕阳蝉响竞哀秋。却怜月影因谁瘦,都觉山眉学我愁。

十载西风思雁信,半生羁路忆貂裘。年来块垒浇难尽,更把螺觞酌碧流。

予游山中归,得深侄海棠巢集饮为寿诗篇,次韵寄和

近代方守敦

山林多幽兴,市声厌鸦雀。我昨山中游,满眼桃花灼。

当年武陵人,避世亦云乐。岂必皆神仙,丹霞起飞阁。

俯仰今何世,古人如可作。希风结云巢,兹言徒为谑。

烽烟黯宇县,百年怀抱恶。芜秽彼南山,不种谁为获。

荒亭草色静,吟思淡何若。将老惜春光,诗才要量度。

汝昨尺书至,慰我情寂寞。名花霄汉楼,佳句映蟾魄。

人生忽半百,啸傲凭江郭。努力制篇章,诗人岂沦铄。

哀时事何补,千日酒共酌。嘉会此可常,孤游予福薄。

贺高明尹

明代霍与瑕

满轮皓彩飞明镜,乌啼夜半千山静。城上传更鼓角齐,叩关行旅候鸣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