奉同尤延之提举庐山杂咏十四篇 其三 楞伽院李氏山房

宋代朱熹

蹑石循急涧,穿林度重冈。俛入幽谷邃,仰见奇峰苍。

李公英妙年,读书此云房。一去上台阁,致身何慨慷。

苏公记藏书,文字有耿光。馀事亦骚雅,戏墨仍风霜。

两公不归来,岁月忽已荒。何用建遗烈,寒泉荐孤芳。

朱熹

朱熹

朱熹(1130年9月15日~1200年4月23日),行五十二,小名沋郎,小字季延,字元晦,一字仲晦,号晦庵,晚称晦翁,又称紫阳先生、考亭先生、沧州病叟、云谷老人、沧洲病叟、逆翁。谥文,又称朱文公。汉族,祖籍南宋江南东路徽州府婺源县(今江西省婺源),出生于南剑州尤溪(今属福建三明市)。南宋著名的理学家、思想家、哲学家、教育家、诗人、闽学派的代表人物,世称朱子,是孔子、孟子以来最杰出的弘扬儒学的大师。 ► 所有诗文

猜您喜欢

伯严约游半山寺

清代吴保初

争墩人已去,晴日恣幽寻。??泉声细,悠悠塔影沉。

掉头遗浊世,把臂入深林。与子深吟久,愁思恐不任。

次徐径坂四言韵 其二

宋代赵汝腾

中庸致曲,学记琢玉。子过仙柯,瞻彼淇绿。

九日

宋代释居简

西风只识黄花面,不识登临吊古心。空打孟嘉乌帽落,挂人唇齿到如今。

答夏剑臣

清代郑孝胥

深人何妨作浅语,浅人好深终非深。观人以此得八九,能辨深浅真知音。

夏君善我比子尹,子尹绝肆吾所畏。冷情暖思却难同,饮水自知在馀味。

旧学商量今有几,终让义宁陈君耳。夏君才调更清真,长吉谁能加以理。

盖仙山六题 其三 甘泉

宋代王藻

一脉灵源来已长,色浓如醴味甘香。石龙洞处无尘染,留与仙家作玉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