赏析 注释 译文

金字经·夜来西风里

元代马致远

夜来西风里,九天鹏鹗飞。困煞中原一布衣。悲,故人知未知?登楼意,恨无上天梯!
赏析

  马致远这首《金字经》写他投谒不遇、天涯沦落之悲。

  此曲以景起兴,也有人认为开头两句是梦境。接着连续化用了两个典故。“九天鹏鹗飞”,隐用了杜甫《奉赠严八阁老》“蛟龙得云雨,雕鹗在秋天”的意境。雕鹗搏击长空,青云得志,恰为下文布衣潦倒的悲慨作一反衬。“困煞中原一布衣”,化用了《下第》的诗句。金朝诗人李汾《下第》诗云:“学剑攻书事两违,回首三十四年非。东风万里衡门下,依旧中原一布衣。”“九天”与“中原”一高一下,可谓“霄壤之别”。一个在九天中展翅高飞,一个却在功名场中“困煞”,构成鲜明的对比。“困煞”又写出了作者的懊恼与焦灼。他想尽办法改变命运,却始终不能如愿以偿,只能大叹一声“悲”。“悲”作为一字句在此时逼出,恰到好处,颇似从心底里迸发出的一声叹息。作者无奈的心情尽在这“悲”之中。“故人”一句,又添写出作者此时的孤独。

  作者不甘“困煞”,而又无法解脱的深愤,在末两句中得到了充分体现。“登楼”补示出诗人抒感的地点,那西风雕鹗正是登高所见的景致,“登楼”又是文人临高凭眺、感怀起兴的习惯举动,所谓“登兹楼以四望,聊假日以锁忧”(王粲《登楼赋》)。然而“楼”与“九天”毕竟相去过远。“恨无上天梯”,既是实情,又是借喻,虚实相兼,增添了全曲悲凉沉郁的气氛。小令短短七句,将悲秋、不遇、孤独、失路的种种怨愤尽数包容,可以见出作者遣词命意的成熟功力。
 
  这支小令以极其豪迈的语言,表现极其沉痛的情感,使人倍觉其沉痛。马致远的前期虽屡遭困顿而豪气犹在,豪放之中多有层面激抗争之音,这和其晚年作品的基调有所不同。

马致远

马致远

马致远(1250年-1321年),字千里,号东篱(一说字致远,晚号“东篱”),汉族,大都(今北京)人,另一说(马致远是河北省东光县马祠堂村人,号东篱,以示效陶渊明之志)。他的年辈晚于关汉卿、白朴等人,生年当在至元(始于1264)之前,卒年当在至治改元到泰定元年(1321—1324)之间,与关汉卿、郑光祖、白朴并称“元曲四大家”,是我国元代时著名大戏剧家、散曲家。 ► 所有诗文

猜您喜欢

含鄱口观日出未果

当代幻庐

蹴起王李朱杨吴,践约丑末逼寅初。千仞之岗扶桑车,飧霞吸露俟匡庐。

匡庐五老饱耆儒,须眉浑沌青冥虚。帆影远含鄱阳湖,咸池回波云霓舒。

先临蓬岛次方壶,璀璨江州攒衡枢。汉阳峰别玉蟾蜍,振迅金翅三足乌。

东天紫烟息香炉,奄奄六螭迷中途。天孙锦絮累踟蹰,还望长绳系亡逋。

滉漭漫点一痕朱,墨翻海天浴日图。梦蝶蘧蘧庄生孤,不遇为常遇为殊。

戚戚惆怅叹何如,星文晴晦慎求书。饔飧三四群猿狙,未明朝暮徒相呼。

题雨香馆

清代弘历

缋峰万树互周遮,不谢天英茁道芽。试问今朝雨香馆,非梅云更是何花。

入庐山十五首 其二

清代洪繻

自入庐山来,众山纷磅礴。日月藏岩阿,风云出丘壑。

神灵所宅都,江湖为缠络。兹山诚南岳,可以兼衡、霍。

包孕百山川,巍峰起窕谷。一罅一山开,各有新面目。

阴阳负两郡,岷嶓归一曲。我行在觚弦,大千见粒粟。

晦明山中央,乾坤为局促。欲揽山四陲,羌无巨灵足!

萧黄门文明出判海定贺正来朝诗以告别因次其韵

明代倪岳

虎豹关严隔帝京,蛮荒地僻壮君行。平生肯负当言职,天下应传敢谏名。

落月有时曾入梦,停云何处不牵情。那堪又作春城别,把酒烧灯坐待明。

临清台 其二

金朝李俊民

登山兴尽早宜归,况是东风送客时。只有临清台下水,怪人来此不留诗。